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181336
高糖中膀胱ICCs的变化(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25日 范勇洪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糖尿病造成多系统病变。其最常见症状是DCP。DCP存在神经退化,突触和神经递质改变、逼尿肌肌细胞[3]病变、多种因子、受体分布和含量异常[4]等,但仍不能合理解答DCP的发病机理。

    ICCs作为膀胱慢波活动的起搏器和传导者,为研究DCP发病机理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用单细胞培养法观察膀胱ICCs生理及超微结构在不同浓度糖环境中变化。结果:生理范围内的糖浓度不对ICCs内钙信号荧光值及其超微结构产生影响,而高浓度糖中ICCs内钙信号荧光值明显增高,超微结构破坏明显,且随培养时间延长、浓度增高其变化更显著。

    数据及图片分析:生理范围内糖浓度对ICCs并无明显影响。而10 mmol/L组钙信号荧光明显增强,电镜下核仁多,边集,细胞器如核糖体、内质网数量减少,胞突变短,较多颗粒状类释放物。培养72 h后前述特点加重,细胞器更少,颗粒状类释放物更多,位于胞突,有外释放之势,胞突特别多。推测高浓度糖刺激ICCs,其超微结构改变,使其生理功能代偿而增加,发生生理功能增强。过高的浓度(15 mmol/L组)24 h钙信号荧光值下降,其超微结构破坏更重,细胞分散,不成片,颗粒状类释放物较多,细胞器也明显减少,胞突几近于消失。72 h后荧光值又增高,但明显低于10 mmol/L72 h组,镜下见细胞破坏最重,线粒体数目极少,明显大小不一,部分细胞局部呈现坏死灶,胞突完全消失。推测可能是浓度过高的葡萄糖短时间对ICCs的生理功能产生抑制作用,但细胞功能随时间增长而恢复并代偿,致其信号增强,过浓的葡萄糖持续作用,破坏细胞越微结构,终使线粒坏死溶解,核糖体脱离内质网,胞质溶解,造成ICCs细胞生理功能逐渐下降。

    结果显示,葡萄糖环境影响ICCs功能及其结构,糖浓度高及影响时间长,其结构、功能变化就更明显。由此推测:高浓度糖破坏ICCs内超微结构,使其起搏和传递中介的功能、结构变化,膀胱兴奋能力改变,导致膀胱逼尿肌舒缩能力变化,而使DCP临床症状发生。ICCs超微结构被破坏,有可能是DCP发病的机制之一。

    参 考 文 献

    [1] Jiang HH, SongB, Lu GS, et al. Loss of ryanodine receptor calcium release channel ex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overactive urinary bladder smooth muscle contractions in adetrusor instability model. BJU Int,2005,96 (3):428433.

    [2] McCloskey KD. Characterization of outward currents in interstitial cells from the guinea pig bladder.J Urol,2005,173(1):29630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7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