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25073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影响心功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5日 冯雁 段宝民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通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心功能分级,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120例患者进行Killip分级;分别按性别、年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不良嗜好、梗塞血管、TIMI分级、超敏C反应蛋白等进行分组、记录比较相应病例数。 结果 所有120例患者进行Killip分级,比较发病数结果在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以年龄50岁为分界线分两组比较,以是否具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不良嗜好分别分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以梗塞血管(右冠、左冠)分组、以TIMI分级(1-2级、3-4级),以超敏C反应蛋白(≤1 mg/dL、>1 mg/dL)分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年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不良嗜好、梗塞血管、TIMI分级、超敏C反应蛋白等因素与PCI后心功能有关。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功能分级;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发生急性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发生严重缺血、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心前区疼痛,常并发心功不全、心律失常及休克,同时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因而早期识别、积极干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组病例为PCI术后的一组患者,以左心功能不全为突出症状,分析造成左心功能不全的病因,以了解其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尽早做出正确诊断、及时抢救治疗。为今后临床工作中能够早期正确的诊断、提高诊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及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资料完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急诊溶栓治疗,溶栓在成功后择期进行PCI,PCI后1周内查心脏超声、胸片并进行心功能分级。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后通过桡动脉入径采用Seldinger动脉插管技术行PCI;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5000 U,1次/12 h,氯吡格雷75 mg 1次/d,阿司匹林300 mg 1次/d,无禁忌症者常规应用β受体阻滞剂、ACEI、他汀类、硝酸盐类及对症治疗。心功能分级标准按Killip分级:Ⅰ级:无心力衰竭征象。Ⅱ级:轻至中度心力衰竭,肺啰音出现范围小于两肺野的50%,可出现第三心音奔马律、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或其他心律失常,静脉压升高,有肺淤血的X线表现。Ⅲ级:重度心力衰竭,出现急性肺水肿,肺啰音出现范围大于两肺的50%。Ⅳ级:出现心源性休克,收缩压小于90 mm Hg,尿少于每小时20 ml,皮肤湿冷,发绀,呼吸加速,脉率大于100次/min。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依据2011年ADA 糖尿病诊疗指南:①糖化血红蛋白≥6.5%。②空腹血糖≥7.0 mmol/L 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餐后血糖≥11.1 mmol/L。③有高血糖的典型症状或高血糖危象,随机血糖≥11.1 mmol/L。④如无明确的高血糖症状,结果应重复检测确认。

    排除标准:①不同意溶栓并(或)介入治疗者,②存在心源性休克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③PCI后1周内死亡的患者。

    1.2 分组及观察项目 以心功能为观察终点,对患者进行Killip分级;分别按性别(男、女)、年龄(<50、≥50岁)、高血压(有、无)、2型糖尿病(有、无)、高脂血症(有、无)、不良嗜好(抽烟、酗酒)(有、无)、梗塞血管(右冠、左冠)、TIMI分级(1~2级、3~4级)、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1、>1 mg/dL)等进行分组、记录相应病例数。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计数等级资料用例数表示,Ridi t 检验,以 P <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

    所有120例患者进行Killip分级,比较发病数结果在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以年龄50岁为分界线分两组比较,以是否具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不良嗜好分别分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以梗塞血管(右冠、左冠)分组、以TIMI分级(1-2级、3-4级),以hs-CRP(≤1 mg/dL、>1 mg/dL)分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

    3 讨论 

    本组病例为PCI术后的一组患者,以左心功能不全为突出症状,分析造成左心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尽早做出风险预测、及时抢救治疗[1]。AMI在年龄因素仍是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硬化程度呈逐渐较重趋势,多支病变、原发高血压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AMI等风险因素增加。因此,年龄因素对于 AMI 患者发病、预后有很大影响[2]。本组病例的结果是性别在PCI后左心功能的比较无显著差异,与年龄因素有关。高血压是 AMI 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参与并加速 动脉硬化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可能与血压升高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内压力增高、管壁张力增加、血管内膜受损、血小板聚集、脂质沉积和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粥样纤维斑块[3]。当空腹血糖超过 7.176 mmol/L 时发生心肌梗死的比例增加,其发生率是血糖低于 6.110 mmol/L 时的 1.163 倍。由于血糖升高造成血管内皮弥漫性损害,促使炎性因子增加,而过多的炎性因子又进一步加重了内皮细胞的损害,促进脂质沉积、泡沫细胞形成,使早期冠状动脉样硬化发生;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应作为独立的致病性危险因素,吸烟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或突然闭塞,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都是冠心病发病的常见易患因素,hs-CRP是一种反应蛋白,主要由肝脏产生,参与炎症反应。在炎症急性期会出现该种反应蛋白的水平升高,由此 CRP 成为预测心血管事件最有力的炎症标记物。在 CRP 的研究中还有些学者发现斑块破裂的数目与 CRP 增高水平呈正相关,也就是斑块破裂的数目越多其 CRP水平也就越高[4]。

    PCI后最关键因素还是心肌供血改善和心肌重构,及时的梗死血管开通,恢复前向血流,对保护心功能起着重要意义[5-7]。本组病例在以心功能为观察终点的多因素研究中,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不良嗜好、TIMI分级、hs-CRP等常见危险因素已经得到证实,基于上述众多因素,PCI后对心功能要有一个预判,预防急性心功能衰竭出现。由于本组病例观察例数较少,结论还有待于今后更大样本和更深入的研究证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8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