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2318127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在92例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刘冬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在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8月至2011年4月因外伤性脑积水在我院就诊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脑积水的程度将92例患者分为轻度(32例)、中度(33例)、重度(27例),均给予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治疗方法,比较手术前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脑室径/双顶径值。结果 轻度脑水肿患者手术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平均值为(1.63±0.12)cm、脑室径/双顶径值为(0.22±0.21),明显小于术前;中度脑水肿患者手术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平均值为(1.19±0.09)cm、脑室径/双顶径值为(0.28±0.16),明显小于术前;以上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脑水肿患者手术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平均值为(1.29±0.44)cm、脑室径/双顶径值为(0.74±0.22),与术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轻度及中度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实施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能够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对重度患者效果欠佳。故临床上应尽早发现脑水肿并进行及时的治疗。

    【关键词】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外伤性脑积水

    颅脑外伤患者受伤后出现残疾、持续昏迷及死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外伤性脑积水,而目前治疗外伤性脑积水主要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1],笔者对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8月至2011年4月因外伤性脑积水在我院就诊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为轻度、33例为中度、27例为重度,男58例,女34例,平均年龄(40.1±5.6)岁,所有患者均有外伤史同时经头颅CT等检查证实为脑积水。

    1.2 方法 采用全麻,根据患者颅内的情况选择低压管或者中压管,通常穿刺部位选择右额角脑室,放置脑室端5 cm左右,使管端尽量在额角内漂浮,避免超过室间孔。于耳廓后发际内做小的平行于耳廓的弧形切口,将泵放置于皮瓣之下。腹部切口位于剑突以下正中部位,长约3.5 cm,将腹腔端放置入腹腔大约25 cm左右,自然放置,不需要固定。

    1.3 评价标准 根据轻度、中度、重度3组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手术前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脑室径/双顶径值来评价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脑室径/双顶径值比较时采用SPSS为15.0的统计学软件包,采用χ2检验,计算P值,如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轻度脑水肿患者手术前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脑室径/双顶径值比较 轻度脑水肿患者手术前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平均值为(2.05±0.41) cm、脑室径/双顶径值为(0.37±0.18);手术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平均值为(1.63±0.12) cm、脑室径/双顶径值为(0.22±0.21)。术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脑室径/双顶径值明显小于手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中度脑水肿患者手术前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脑室径/双顶径值比较 中度脑水肿患者手术前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平均值为(2.49±0.32) cm、脑室径/双顶径值为(0.56±0.16);手术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平均值为(1.19±0.09) cm、脑室径/双顶径值为(0.28±0.16)。术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脑室径/双顶径值明显小于手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重度脑水肿患者手术前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脑室径/双顶径值比较 重度脑水肿患者手术前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平均值为(1.31±0.45) cm、脑室径/双顶径值为(0.80±0.17);手术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平均值为(1.29±0.44) cm、脑室径/双顶径值为(0.74±0.22)。术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脑室径/双顶径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外伤性脑积水多于颅脑损伤后的3~8周,1年以上者很少见。脑积水程度为轻度的患者有着高于正常的脑脊液压力,行分流手术能够将脑室内的压力进行有效的缓解,因而术后脑室及其周围水肿出现显著的缩小。而脑积水程度为重度的患者大部分颅压处于正常范围内,脑室在脑积水发展的过程中代偿性扩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8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