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6期
编号:12584107
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肝癌的诊断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小肝癌的影像学特点, 总结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的临床及CT扫描资料。结果 27例均为单发病灶, 平扫期多为低密度灶, 动态增强扫描呈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动脉期及门脉期则多见强化。结论 小肝癌螺旋CT三期动脉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 可以为其早期定性诊断提供依据, 以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预后, 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螺旋CT;小肝癌;诊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48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由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 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预后较差, 死亡率高, 所以小肝癌早期得到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多层螺旋C扫描时间较传统CT扫描大大缩短, 同时还可以避免呼吸运动造成伪影和遗漏[1-3]。16层螺旋CT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以指导临床医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27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的临床及CT扫描资料, 将增强扫描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27例, 其中男22例, 女5例, 年龄29~71岁, 平均年龄50.5岁。肝炎病史23例, 其中有乙型肝炎病史20例, 丙型肝炎病史3例;无肝炎病史4例。伴有明显肝硬化9例, 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23例。全部2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

    1. 2 方法 应用PHILP-CTAura螺旋CT机扫描, 扫描时嘱患者屏气, 时间20~30 s。扫描螺距1.0~1.5 mm, 层厚3~5 mm, 电流140 mA, 电压120 kV。常规口服1.5% ~2.0% 泛影葡胺500 ml。常规全肝平扫, 然后经前臂静脉用高压注射注入碘普罗胺注射液(300 mg/ml), 每个全肝扫描周期为8.2 s;注射速率2.5~3.0 ml/s, 注射后20~30 s行全肝动脉期扫描, 55~65 s行门脉期扫描, 平衡期100~120 s, 2~3 min行延迟期扫描, 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处理图像。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 1 CT平扫表现 本组共发现27个病灶, 均为单个癌结节, 病灶大小为0.5~3.0 cm。平扫发现13个病灶, 边界清楚者6例, 边界模糊不清者7例;其中11个呈低密度, 2个因伴脂肪肝而呈略高密度。

    2. 2 CT三期增强扫描各期表现 肝动脉期CT表现: 7例表现为肿瘤中心点强化或边缘强化, 18例肿瘤呈均匀一致性高密度病灶, 2例无明显强化;肝门静脉期:20例病灶相对低密度, 4例稍高密度, 3例等密度;延迟后平衡期显示:13例病灶呈低密度, 6例病灶等密度, 8例病灶中心有更低密度区。

    3 讨论

    肝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病程进展较快, 患者预后差,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小肝癌是原发性肝癌的常见类型, 患者早期得到明确诊断, 是保证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目前CT影像学是小肝癌的主要诊断手段[4, 5]。小肝癌病灶较小, 是肝癌的早期阶段, CT平扫上接近正常肝组织的密度, 定性诊断非常困难, 缺乏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强化CT能够反映恶性肿瘤的血供特征, 肝脏肿瘤多数属于富血流供应恶性肿瘤, 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出现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 在增强扫描中发现, 小肝癌具有动脉及静脉双重供血的特点[6-8], 对于小肝癌的诊断极具价值。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能够作为小肝癌定性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 百拇医药
    大部分小肝癌均表现出造影剂快进快出的影像学特征性变化, 能够为小肝癌的定性诊断提供有意义的影像学特点[8-12]。早期小肝癌的血供主要来自门静脉, 大部分病灶在动脉期及门脉期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而伴随肿瘤的进展, 门静脉供血相对减少, 动脉供血血管形成, 供血增加。部分小肝癌在肿瘤生长过程中, 可能伴随动脉及静脉血供的减少, 肿瘤部分纤维组织增多, 导致造影剂的潴留, 引起延迟期的造影剂排泄减少, 延迟期的略高密度强化。

    小肝癌需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肝转移瘤则呈“牛眼征”, 典型表现为中央呈低密度、周边强化;小的肝再生结节多表现动脉期全病灶范围的高密度强化, 门脉期则速降至肝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很少出现低密度;海绵状血管瘤动脉期边缘呈结节样强化, 门脉期密度多仍高于肝的密度。

    参考文献

    [1]李勇, 陈建宇, 梁碧玲, 等.小肝癌的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特征.中国CT和MRI杂志, 2007, 5(2):25-28.
, 百拇医药
    [2]郑可国, 许达生, 沈静娴.少血供小肝癌的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37(10):930-934.

    [3]王爱明.多层螺旋CT增强3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附48例报告).浙江临床医学, 2007, 9(9):1273-1274.

    [4]邢卫红, 邢丽, 崔书彦.小肝癌的CT三期增强扫描影像表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10):1257.

    [5]张杰, 卜庆丰.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原发性小肝细胞癌的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14(4):307-309.

    [6]张同, 王巍, 申宝忠. 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8):1040-1042.

, 百拇医药     [7] 梁立华, 吴菊芳, 陈耀强, 等. 影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原因分析.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 25(1):89-91.

    [8]韦菊临, 覃志龙. 小肝癌的不典型CT表现分析及鉴别诊断. 放射学实践, 2010, 25(12):1375-1379.

    [9]黄伟鹏, 陈洁容, 许建生, 等.小肝癌的螺旋CT不典型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9):68-71.

    [10]任超峰.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中国现代医生, 2010, 8(20):72-73.

    [11]于咏梅, 宋岫峰, 金艳霞, 等.小肝癌的CT及MRI诊断价值.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 7(4):43-45.

    [12]刘文亚, 蒋黛蒂, 洪润环, 等.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 10(1):8-10.

    [收稿日期:2015-04-16], 百拇医药(李佳茗?黄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