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研究
娩出,胎盘,出血量,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李可瑜 唐璇霓 温慧霞 郑文华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定义为经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500 ml, 或者剖宫产后24 h内失血量≥1000 ml, 大部分在产后2 h内发生, 是一种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1], 如果处理不及时, 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严重时会导致产妇死亡。因此, 对于产后出血的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在最近4年期间发生的产后出血产妇的相关资料, 总结产后出血产妇一般资料、出血原因、抢救措施以及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住院产妇11638例的临床资料, 年龄18~43岁, 平均年龄25.8岁;孕周35~42周, 平均孕周39.4周;初产妇6983例,经产妇4655例;阴道分娩7806例, 剖宫产3832例。
1. 2 产后出血诊断标准 产妇在胎儿娩出后, 如果出现24 h内出血总量≥500 ml, 或者剖宫产时出血总量≥1000 ml, 认为发生产后出血。
1. 3 出血计算方法 对于不同分娩方式而采用不同方法测定。对于阴道分娩产妇, 等待胎儿娩出羊水流尽时, 用专用弯盘垫于臀下进行接血计量, 在胎盘娩出并处理完会阴以后, 使用一次性计量型产妇卫生巾计算出血量, 出血总量为上述两者之和。对于剖宫产产妇, 术中出血量=纱布量(10 cm×10 cm纱布被血液浸透不滴登记为10 ml)+负压吸引瓶中液体量-吸引出羊水总量, 术后出血量使用一次性计量型产妇卫生巾进行计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