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8年第36期
编号:653424
急诊室风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4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6期
交班,交接班,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闫真真 蒋晓红

    人们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期望逐年提高。相对于医院其他科室, 急诊科具有其自身特点, 急诊室患者对疾病严重性和预后掌握不充分, 一旦医护人员抢救不当, 容易诱发医疗纠纷, 同时危重患者常需要多科室合作, 护士护理难度大;急诊患者病情变化快, 对医生护士的救治有较高要求;急诊患者迫切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护理及治疗[1]。但目前实际临床工作中护士工作量大, 护理操作技术难度高,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高负荷的工作中, 容易出现各种护理差错[2]。同样有学者[3]指出急诊护理人员每日面对的护理事件复杂而且繁琐, 在实际医院工作中容易发生各种风险事件, 不同类型的护理风险事件与患者康复、医院感染、护理纠纷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积极排查急诊室风险因素并同时给予改进是确保患者有效治疗的前提基础[4]。本次研究中分析本院急诊室风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急诊室80名医护人员及100例患者, 回顾性分析急诊室风险因素;本院于2017年2月针对急诊室风险因素进行护理措施改进,另选取2017年2~10月本院急诊室80名医护人员及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 2 急诊室风险因素分析

    1. 2. 1 医护人员原因 ①一线医师尚在手术室, 二线医师在救治其他危重患者, 耽误患者救治。②抢救急诊患者前未及时完成病例、抢救、护理记录的书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