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作用分析(1)
【摘要】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作用。方法 6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司匹林治疗,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 P=0.020<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发热、黏膜充血、颈淋巴结及手足肿胀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分别为(1.36±0.52)、(2.64±0.42)、(3.16±0.48)、(3.81±0.54)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75±0.56)、(5.38±0.61)、(5.52±0.60)、(6.73±0.70)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动脉瘤及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分别为3.33%(1/30)、6.67%(2/30),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26.67%(8/3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320, P=0.044、0.038<0.05)。结论 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能够显著改善各项临床症状, 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 可考虑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2.045
小儿皮肤黏膜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又称为川崎病, 多发于年龄<5岁的婴幼儿。以往临床中针对小儿川崎病患儿多采用阿司匹林治疗, 长期临床研究发现, 阿司匹林针对川崎病的治疗虽具有一定效果, 但该药物对患儿多项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并不显著, 为提高疗效而选择长期用服用此药还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产生, 最终对患儿的治疗结局及预后产生严重影响[1]。因此, 本次研究就阿司匹林单独用药以及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联合用药在川崎病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32例, 女28例;年龄1~8岁, 平均年龄(3.60±1.51)岁;发热时间4~12 d, 平均发热时间(8.04±1.35)d;合并症:轻度贫血25例, 血沉增快22例, 心电图异常18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轻度升高15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儿均符合国内《川崎病诊断指南》[2]中的相关标准;②入院后表现为持续性高烧, 且身体多部位皮肤有红斑形成;③入院后均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胸片等常规检查, 并结合临床体征最终确诊为川崎病。
1. 2. 2 排除标准 ①自身合并有严重脏器疾病;②对各项检查方式存在禁忌证;③合并有其他感染性疾病;④临床病历资料不全及检查依从性较低。
1.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080078)治疗, 初次剂量为100 mg/kg, 于早、中、晚餐后口服, 热退后将剂量调整为3~5 mg/kg, 1次/d, 于饭后口服。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中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用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 丙种球蛋白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63139), 按体重2.5 g/kg静脉滴注, 1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6~8周, 并在治疗过程中予以血沉、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支原体抗体等检查。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参考患儿治疗后的具体临床表现及小儿川崎病诊疗标准[3]对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经治疗后, 患儿发热、黏膜充血等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 血沉、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等指标水平恢复正常;②有效:经治疗后, 患儿发热、黏膜充血等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 实验室指标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治疗5 d后, 患儿发热、黏膜充血等临床症状均未出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18例, 有效10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治疗显效10例, 有效11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70.00%。经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計学意义(χ2=5.455, P=0.020<0.05)。
2. 2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发热、黏膜充血、颈淋巴结及手足肿胀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动脉瘤及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分别为3.33%(1/30)、6.67%(2/30),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26.67%(8/3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320, P=0.044、0.038<0.05)。, http://www.100md.com(林育权 沈远征 彭松伟)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2.045
小儿皮肤黏膜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又称为川崎病, 多发于年龄<5岁的婴幼儿。以往临床中针对小儿川崎病患儿多采用阿司匹林治疗, 长期临床研究发现, 阿司匹林针对川崎病的治疗虽具有一定效果, 但该药物对患儿多项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并不显著, 为提高疗效而选择长期用服用此药还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产生, 最终对患儿的治疗结局及预后产生严重影响[1]。因此, 本次研究就阿司匹林单独用药以及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联合用药在川崎病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32例, 女28例;年龄1~8岁, 平均年龄(3.60±1.51)岁;发热时间4~12 d, 平均发热时间(8.04±1.35)d;合并症:轻度贫血25例, 血沉增快22例, 心电图异常18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轻度升高15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儿均符合国内《川崎病诊断指南》[2]中的相关标准;②入院后表现为持续性高烧, 且身体多部位皮肤有红斑形成;③入院后均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胸片等常规检查, 并结合临床体征最终确诊为川崎病。
1. 2. 2 排除标准 ①自身合并有严重脏器疾病;②对各项检查方式存在禁忌证;③合并有其他感染性疾病;④临床病历资料不全及检查依从性较低。
1.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080078)治疗, 初次剂量为100 mg/kg, 于早、中、晚餐后口服, 热退后将剂量调整为3~5 mg/kg, 1次/d, 于饭后口服。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中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用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 丙种球蛋白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63139), 按体重2.5 g/kg静脉滴注, 1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6~8周, 并在治疗过程中予以血沉、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支原体抗体等检查。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参考患儿治疗后的具体临床表现及小儿川崎病诊疗标准[3]对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经治疗后, 患儿发热、黏膜充血等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 血沉、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等指标水平恢复正常;②有效:经治疗后, 患儿发热、黏膜充血等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 实验室指标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治疗5 d后, 患儿发热、黏膜充血等临床症状均未出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18例, 有效10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治疗显效10例, 有效11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70.00%。经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計学意义(χ2=5.455, P=0.020<0.05)。
2. 2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发热、黏膜充血、颈淋巴结及手足肿胀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动脉瘤及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分别为3.33%(1/30)、6.67%(2/30),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26.67%(8/3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320, P=0.044、0.038<0.05)。, http://www.100md.com(林育权 沈远征 彭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