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益生菌对广州市北郊地区早产儿神经系统预后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析口服益生菌在改善广州市北郊地区早产儿神经系统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120例
早产儿,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基础喂养, 实验组早产儿在基础喂养的基础上口服益生菌, 直至纠正胎龄足月为止。比较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神经系统预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 低于对照组的4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早产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异常率为3.33%, 低于对照组的1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益生菌能够有效减少早产儿出生后颅内出血、脑电图异常、神经行为异常等并发症发生, 促进其神经系统发育, 对于改善早产儿的远期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益生菌;早产儿;神经系统;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3.058
在临床上, 早产儿由于出生时间过早, 其各项组织器官发育均未完全成熟, 会出现肌张力过低、神经反射较差等症状, 且继发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几率较高, 极易导致不同程度脑损伤, 进而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因此, 如何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益生菌为一种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 可分泌各种消化酶, 使不能被溶解的脂肪、糖、蛋白质等转化为可溶性物质。近年, 也有研究发现[1], 益生菌既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提升胃肠黏膜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功能, 同时也可以促进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育。现为进一步明确口服益生菌对广州市北郊地区早产儿神经系统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选择120例早产儿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 月~2018年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并转入新生儿科的12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 女31例;胎龄30~36周, 平均胎龄(33.01±2.47)周;经阴道分娩40例, 经剖宫产分娩20例;1 min Apgar评分6~10分, 平均1 min Apgar评分(8.01±0.93)分。实验组患者中男32例, 女28例;胎龄30~36周, 平均胎龄(32.89±2.63)周;经阴道分娩42例, 经剖宫产分娩18例;1 min Apgar评分6~10分, 平均1 min Apgar评分(8.06±0.89)分。两组患者性别、胎龄、1 min 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本次研究的新生儿其胎龄均<37周, 出生体重<2.5 kg, 且早产儿的生命体征稳定, 家属对本次研究的内容均知情, 签订了同意书;排除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感染、消化道畸形、肺炎等疾病或需进行外科手术的早产儿。
1. 2 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基础喂养, 即在早产儿出生后的6~12 h先予以5%的葡萄糖注射液试喂1次, 用量为1~2 ml/(kg·次), 若早产儿耐受则给予1∶2稀释的低出生体质量儿配方奶粉喂养, 每隔2~3 h喂奶1次, 总奶量控制在20 ml/(kg·d), 可依据早产儿的耐受状况合理增加奶量, 若早产儿耐受则以0.5~1.0 ml/(kg·次)的标准增加奶量, 且在4~7 d后逐渐给予早产儿没有稀释的配方奶粉喂养。实验组早产儿在基础喂养的基础上口服益生菌, 口服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10970105, 规格:1.0 g/包), 0.33 g/次, 3次/d, 直至纠正胎龄足月为止。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脑电图检查异常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 脑电图结果显示颅内波形振幅异常或有癫痫样活动皆可判断为脑电图异常[2]。②对比两组早产儿NBNA评分异常率, 若NBNA评分<37分则可判断为异常[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早产儿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 低于对照组的4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早产儿NBNA评分异常率对比 实验组早产儿NBNA评分异常2例, 异常率为3.33%;对照组早产儿NBNA评分异常10例, 异常率为16.67%。实验组早产儿NBNA评分异常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 P<0.05)。
3 讨论
广州市北郊地区属于典型的城乡交错区域, 存有较多的外来人口, 且普遍具有文化程度低、卫生健康认识不足等特征, 导致其对孕期保健不重视, 不利于孕妇正常分娩, 故本地区早产儿发生率逐年升高。早产儿的胎龄较少, 各个组织器官发育尚未成熟, 尤其是胃肠功能, 极易影响早产儿的营养吸收, 不利于其机体生长发育。
本研究为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改善其预后, 对实验组早产儿予以基础喂养和口服益生菌, 结果显示, 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 低于对照组的4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BNA评分异常率为3.33%, 低于对照组的1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在基础喂养的基础上口服益生菌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早产儿的神经系统预后。世界卫生组织在制定益生菌的定义中指出, 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等均为益生菌的范畴, 在人体中具有较大的益处, 可保持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 促进其各个脏器组织系统发育[4]。而早产儿的肠道内含有的细菌种类相较于足月儿而言更少, 尤其是缺乏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 影响机体细菌定植, 不利于早产儿机体发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则包括了嗜酸乳酸杆菌、长型双歧杆菌以及粪肠球菌等益生菌, 这些益生菌能够在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屏障, 阻碍致病菌侵袭, 而且可以对有害菌产生产生抑制作用, 纠正肠道菌群紊乱, 改善胃肠道微生态平衡, 促进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发育, 有助于减少喂养不耐受、坏死性结肠炎等不良事件发生[5-7]。除此之外, 也有研究报道[8],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肠道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通过益生菌-肠-迷走神经-脑轴将信息传递至大脑, 对宿主的神经系统起到促进发育成熟的作用。
综上所述, 口服益生菌能够有效减少早产儿出生后颅内出血、脑电图异常、神经行为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其神经系统发育, 对于改善早产儿的远期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边佳昕, 闵涛玲, 陈昌发, 等. 益生菌用于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世界临床药物, 2017, 38(2):134-137.
[2] 邓莉, 王章星, 童燕梅, 等. 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 33(2):
14-17.
[3] 李荔荔, 杨柳.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3, 20(22):10-13.
[4] 甘馨, 李娟. 益生菌在早产儿的应用进展.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9):909-914.
[5] 李小群, 司徒超, 吴立明, 等. 口服益生菌对早产儿消化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7, 8(2):57-58, 61.
[6] 李国君, 刘华, 樊娟. 口服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6(24):59-61.
[7] 吴燕君. 益生菌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 2012.
[8] 張秀芬, 李宏. 肠道微生物影响大脑发育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6, 31(12):956-958.
[收稿日期:2019-01-16], 百拇医药(冯志坚 曾广文 萧丽颜 赵亚琳)
早产儿,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基础喂养, 实验组早产儿在基础喂养的基础上口服益生菌, 直至纠正胎龄足月为止。比较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神经系统预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 低于对照组的4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早产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异常率为3.33%, 低于对照组的1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益生菌能够有效减少早产儿出生后颅内出血、脑电图异常、神经行为异常等并发症发生, 促进其神经系统发育, 对于改善早产儿的远期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益生菌;早产儿;神经系统;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3.058
在临床上, 早产儿由于出生时间过早, 其各项组织器官发育均未完全成熟, 会出现肌张力过低、神经反射较差等症状, 且继发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几率较高, 极易导致不同程度脑损伤, 进而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因此, 如何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益生菌为一种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 可分泌各种消化酶, 使不能被溶解的脂肪、糖、蛋白质等转化为可溶性物质。近年, 也有研究发现[1], 益生菌既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提升胃肠黏膜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功能, 同时也可以促进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育。现为进一步明确口服益生菌对广州市北郊地区早产儿神经系统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选择120例早产儿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 月~2018年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并转入新生儿科的12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 女31例;胎龄30~36周, 平均胎龄(33.01±2.47)周;经阴道分娩40例, 经剖宫产分娩20例;1 min Apgar评分6~10分, 平均1 min Apgar评分(8.01±0.93)分。实验组患者中男32例, 女28例;胎龄30~36周, 平均胎龄(32.89±2.63)周;经阴道分娩42例, 经剖宫产分娩18例;1 min Apgar评分6~10分, 平均1 min Apgar评分(8.06±0.89)分。两组患者性别、胎龄、1 min 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本次研究的新生儿其胎龄均<37周, 出生体重<2.5 kg, 且早产儿的生命体征稳定, 家属对本次研究的内容均知情, 签订了同意书;排除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感染、消化道畸形、肺炎等疾病或需进行外科手术的早产儿。
1. 2 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基础喂养, 即在早产儿出生后的6~12 h先予以5%的葡萄糖注射液试喂1次, 用量为1~2 ml/(kg·次), 若早产儿耐受则给予1∶2稀释的低出生体质量儿配方奶粉喂养, 每隔2~3 h喂奶1次, 总奶量控制在20 ml/(kg·d), 可依据早产儿的耐受状况合理增加奶量, 若早产儿耐受则以0.5~1.0 ml/(kg·次)的标准增加奶量, 且在4~7 d后逐渐给予早产儿没有稀释的配方奶粉喂养。实验组早产儿在基础喂养的基础上口服益生菌, 口服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10970105, 规格:1.0 g/包), 0.33 g/次, 3次/d, 直至纠正胎龄足月为止。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脑电图检查异常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 脑电图结果显示颅内波形振幅异常或有癫痫样活动皆可判断为脑电图异常[2]。②对比两组早产儿NBNA评分异常率, 若NBNA评分<37分则可判断为异常[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早产儿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 低于对照组的4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早产儿NBNA评分异常率对比 实验组早产儿NBNA评分异常2例, 异常率为3.33%;对照组早产儿NBNA评分异常10例, 异常率为16.67%。实验组早产儿NBNA评分异常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 P<0.05)。
3 讨论
广州市北郊地区属于典型的城乡交错区域, 存有较多的外来人口, 且普遍具有文化程度低、卫生健康认识不足等特征, 导致其对孕期保健不重视, 不利于孕妇正常分娩, 故本地区早产儿发生率逐年升高。早产儿的胎龄较少, 各个组织器官发育尚未成熟, 尤其是胃肠功能, 极易影响早产儿的营养吸收, 不利于其机体生长发育。
本研究为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改善其预后, 对实验组早产儿予以基础喂养和口服益生菌, 结果显示, 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 低于对照组的4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BNA评分异常率为3.33%, 低于对照组的1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在基础喂养的基础上口服益生菌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早产儿的神经系统预后。世界卫生组织在制定益生菌的定义中指出, 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等均为益生菌的范畴, 在人体中具有较大的益处, 可保持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 促进其各个脏器组织系统发育[4]。而早产儿的肠道内含有的细菌种类相较于足月儿而言更少, 尤其是缺乏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 影响机体细菌定植, 不利于早产儿机体发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则包括了嗜酸乳酸杆菌、长型双歧杆菌以及粪肠球菌等益生菌, 这些益生菌能够在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屏障, 阻碍致病菌侵袭, 而且可以对有害菌产生产生抑制作用, 纠正肠道菌群紊乱, 改善胃肠道微生态平衡, 促进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发育, 有助于减少喂养不耐受、坏死性结肠炎等不良事件发生[5-7]。除此之外, 也有研究报道[8],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肠道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通过益生菌-肠-迷走神经-脑轴将信息传递至大脑, 对宿主的神经系统起到促进发育成熟的作用。
综上所述, 口服益生菌能够有效减少早产儿出生后颅内出血、脑电图异常、神经行为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其神经系统发育, 对于改善早产儿的远期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边佳昕, 闵涛玲, 陈昌发, 等. 益生菌用于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世界临床药物, 2017, 38(2):134-137.
[2] 邓莉, 王章星, 童燕梅, 等. 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 33(2):
14-17.
[3] 李荔荔, 杨柳.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3, 20(22):10-13.
[4] 甘馨, 李娟. 益生菌在早产儿的应用进展.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9):909-914.
[5] 李小群, 司徒超, 吴立明, 等. 口服益生菌对早产儿消化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7, 8(2):57-58, 61.
[6] 李国君, 刘华, 樊娟. 口服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6(24):59-61.
[7] 吴燕君. 益生菌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 2012.
[8] 張秀芬, 李宏. 肠道微生物影响大脑发育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6, 31(12):956-958.
[收稿日期:2019-01-16], 百拇医药(冯志坚 曾广文 萧丽颜 赵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