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1年第32期
编号:132658
CT 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2月16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2期
骨组织,检出率,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季丰利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又叫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或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其主要发生人群是中老年人[1]。股骨头坏死有很多原因,最终的原因是股骨头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骨组织缺血。血供受阻理论是最容易被人们接受的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其认为由于各种骨内、外致病因素引起骨组织营养血流减少,致使其不能支持股骨头骨组织的正常代谢,严重情况下可引起股骨头坏死[2,3]。股骨头坏死是缺血坏死、骨吸收、骨形成的过程,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同时有新骨形成。股骨头坏死起初表现为骨髓细胞受损,骨髓细胞受损以后会导致骨细胞受损。随着病情的发展,血液循环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血循环血量不足以支持受损部位骨细胞正常供血需要,骨组织的片状结构坏死就会发生。骨组织的片状结构坏死面积逐渐增多会导致整个骨的结构与力学功能的改变,最后发生较大面积的塌陷,人身体表面特征出现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整体不平整、骨性关节炎发生,最后形成骨赘、患者的肢体缩短[4]。如果患者骨关节炎严重,会导致行走受限,工作能力丧失,严重者出现残疾。核磁共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影像学的检查手段。核磁共振是利用人体的氢原子核在磁共振仪器的强大磁场间产生共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信息,通过高能电池计算机系统采集这些信号,再经过数字重建技术,转换成磁共振的影像提供给临床,用于对各种疾病的诊断[5,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