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2年第14期
编号:125623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穿刺中不采用止血带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22年7月30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4期
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许婧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替代治疗的常用方式,目前,临床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首选方案是自体动静脉内瘘[1,2]。其具有安全、方便、使用时间长且感染率低、通畅率高等优势而得以广泛使用,约占长期透析通路的一半以上,又被称作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3]。通常情况下血液透析患者需进行2~3 次/周治疗,透析穿刺时多采用16G 穿刺针,由于体外循环需使用抗凝剂,所以透析后穿刺点止血难度较高[4,5]。一旦止血不及时或止血方式不妥均可导致血液短时间内丢失而加重贫血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皮下血肿,继而引发内瘘血流量降低,并损伤血管内膜,产生血管硬化,形成周围组织纤维化、血栓等,丧失血管通路的功能[6]。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动静脉内瘘止血常规进行压迫止血法,即于血管上加压来降低血管中血流速度,让血小板粘附、沉积而形成以血小板栓为核心的1 个凝血块来止血[7]。本文结合本院2.5 年内血液透析患者,均行动静脉内瘘早期穿刺,分组分别采用止血带压迫穿刺方式及手压迫穿刺方式,比较两种方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 年6 月~2020 年12 月的血液透析患者114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小球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 例。纳入标准:于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 个月;均以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经专科医护人员评估内瘘成熟良好,且穿刺后未见渗漏表现;患者病情稳定且意识清晰;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研究情况俱已熟知,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严重贫血、心力衰竭或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难以穿刺的患者;近期内使用过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