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多模态超声特征分析
杨氏模量,腮腺,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辛浩 徐升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又称为米库利兹病(Mikulicz),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累及涎腺及泪腺为特征的慢性淋巴上皮病,多为双侧发病,病理改变主要为涎腺实质中的腺泡和导管萎缩,被肌上皮及淋巴组织所代替[1]。其临床表现不典型,CT 可分为3 型,即单发肿块型、弥漫型、多发结节型,以腮腺受累多见[2]。本研究旨在分析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助力式弹性成像检查的声像特征,以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 月~2020 年1 月于本院外科行涎腺肿物切除术,并经病理证实为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的16 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16 例患者中男7 例,女9 例;年龄43~78 岁,中位年龄63 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于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助力式弹性成像检查,采用Supersonic Aix Plorer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仪(线阵探头4~15 MHz)、HITACHI Preirus 助力式弹性成像仪(线阵探头5~12 MHz)。
1.2.1常规超声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头略偏向健侧,露出病变区域,选用Aix Plorer 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4~15 MHz,轻放于病变处,超声显示清晰病灶时记录病变数目、回声、形态、边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