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条修复后牙颌面边缘最佳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树脂条是有效预防树脂超填、修复后牙颌面边缘最佳效果。方法 用雕刻刀和毛刷小心把树脂做成直径1 mm左右的条状,放置在洞缘线处,调整使其不要超出洞缘,树脂条调整好后,光固化。结果 此法修复后牙颌面边缘可有效预防树脂超填现象发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树脂条是修复后牙颌面边缘最佳效果。
【关键词】树脂条;后牙颌面边缘;修复
随着人们对美观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牙病患者需求使用于牙齿不可分辨的牙科材料替换原来的银汞合金充填体。同时,汞因对人体、环保等影响逐渐被淘汰。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的显著优点是可以保存健康牙体组织,特别是初次治疗的龋损[1]。有报道,经典的后牙银汞合金充填洞形需要去除颌面约25%组织,而树脂充填洞形去除量仅为5%。复合树脂的这些性能和临床优越性使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后龋洞修复;另一方面,粘接剂的迅速发展也使复合树脂修复技术更为安全和成功。
1 材料和方法
一般都有特定的适应证,应严格控制适应证。如果临床医师忽视这一点,在非适应证病例使用这些材料则效果欠佳或失败。用于直接粘接修复的树脂其机械性能限制其只能用于后牙,如V类洞和某些I类洞和Ⅱ类洞,根据临床经验,不主张使用大面积缺损的I类洞和Ⅱ类洞,覆盖牙尖的高嵌体,以及峡部宽于牙尖距离1/3的窝洞。
1.1 窝洞的准备 直接粘接修复的窝洞预备需要去净腐质和旧填充体。
1.2 完成窝洞预备后,观察并记录洞缘的位置,这有助于后续的数值充填步骤。
1.3 磷酸酸蚀:步骤简单,但应注意酸蚀范围和酸蚀时间。首先,酸蚀范围应包括所有窝洞的牙本质和牙釉质。另外,洞缘线外1 mm未预备的牙釉质也要酸蚀,尽管这会使调合时无法分辨洞缘线的具体位置,但是,已有文献报道仅酸蚀洞缘线外0.5 mm范围不足以预防边缘渗漏。牙本质酸蚀时间一定要限制在15 s内,牙釉质最少酸蚀15 s,酸蚀应到洞缘外0.5~1 mm未预备牙釉质。特别注意,磷酸不要酸蚀牙本质,否则会显著降低粘接力。
1.4 最适充填体边缘应止于洞缘线[2]。洞缘线角可能是圆缓的钝角或是直角。后牙直接粘接修复则很容易出现树脂超填现象,窝洞壁涂布了粘接剂后,由于粘接剂发亮,树脂与牙更不易分辨。目前采用分层技术,最后一层才恢复咬合面形态,此时,临床医师往往为了追求恢复颌面解剖外形,容易把树脂堆出洞缘外。传统的充填步骤是从窝洞底开始向颌面堆积,最后堆颌面外形。
1.5 本技术则在充填树脂的次序上有所创新[3]。传统方法最后堆洞缘线处树脂,本方法则第一步先充填洞缘线位置。首先使用雕刻刀和毛刷小心地把树脂做成直径1 mm左右的条状,位置在洞缘线处,调整使其不要超出洞缘。树脂条调整好后,光固化。可以用一个树脂条围绕整个洞缘线,也可以分成几个条分次围成,树脂固化后,形成了树脂充填挡,但是也使后续树脂充填入路减小,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峡部小于2 mm的小窝洞。树脂充填挡形成后,按照分层充填技术,用树脂逐步回复牙尖的牙本质层,可以再窝洞处使用染色剂增加修复效果。最后使用透明树脂恢复颌面外形。去除橡皮障后,检查咬合接触情况,并与术前对比,使用车针调整咬合。橡皮夹外形更适合颌面窝洞形态,可以用其抛光。抛光时注意饱和牙尖斜面结构,使用毛刷或超细抛光膏进行最后抛光。
2 结果
后牙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包括一系列连续步骤[4]。正确的适应证选择、明确的洞缘线位置、磷酸酸蚀、控制树脂超填问题等都是需要注意的细节,如果疏忽,搜会影响最终效果,临床经验显示,洞缘线位置放置树脂条技术是减低后牙修复树脂超填的最佳效果。
3 讨论
复合树脂在后牙修复中效果十分理想,充填材料与牙质本身色泽几乎不可分辨。但是,操作过程中常见树脂超填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对牙体美学修复的效果和对牙于树脂粘接界面的影响未研究。有人甚至认为是不可避免、难于控制的。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数值超填虚的要更精确地修复和抛光,不但增加了临床操作时间,而且可能在表面树脂产热并导致机械应力。而此技术则首先在洞缘线处放置树脂条,形成充填挡,更容易避免树脂超填现象问题。操作时由于窝洞内尚没有充填树脂,所以洞缘线处视野清楚,容易操作,而且调整树脂条时,多余的数值可以像窝洞内转移,而不溢出窝洞。
参考文献
[1] 赵雷,冯希平,刘艳玲.继发龋的诊断国外医学、国外医学分册,1997 24:266 628.
[2] 张惠珍.边缘黏结面在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中的应用上海口腔医学,2000:9(1):60 61.
[3] Eur J esthete dent,2008,3(4):346 360.
[4] 姬爱平,王嘉德.应用牙本质粘合剂和修复缺损的临床评价.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211 214., http://www.100md.com(孟占全)
【关键词】树脂条;后牙颌面边缘;修复
随着人们对美观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牙病患者需求使用于牙齿不可分辨的牙科材料替换原来的银汞合金充填体。同时,汞因对人体、环保等影响逐渐被淘汰。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的显著优点是可以保存健康牙体组织,特别是初次治疗的龋损[1]。有报道,经典的后牙银汞合金充填洞形需要去除颌面约25%组织,而树脂充填洞形去除量仅为5%。复合树脂的这些性能和临床优越性使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后龋洞修复;另一方面,粘接剂的迅速发展也使复合树脂修复技术更为安全和成功。
1 材料和方法
一般都有特定的适应证,应严格控制适应证。如果临床医师忽视这一点,在非适应证病例使用这些材料则效果欠佳或失败。用于直接粘接修复的树脂其机械性能限制其只能用于后牙,如V类洞和某些I类洞和Ⅱ类洞,根据临床经验,不主张使用大面积缺损的I类洞和Ⅱ类洞,覆盖牙尖的高嵌体,以及峡部宽于牙尖距离1/3的窝洞。
1.1 窝洞的准备 直接粘接修复的窝洞预备需要去净腐质和旧填充体。
1.2 完成窝洞预备后,观察并记录洞缘的位置,这有助于后续的数值充填步骤。
1.3 磷酸酸蚀:步骤简单,但应注意酸蚀范围和酸蚀时间。首先,酸蚀范围应包括所有窝洞的牙本质和牙釉质。另外,洞缘线外1 mm未预备的牙釉质也要酸蚀,尽管这会使调合时无法分辨洞缘线的具体位置,但是,已有文献报道仅酸蚀洞缘线外0.5 mm范围不足以预防边缘渗漏。牙本质酸蚀时间一定要限制在15 s内,牙釉质最少酸蚀15 s,酸蚀应到洞缘外0.5~1 mm未预备牙釉质。特别注意,磷酸不要酸蚀牙本质,否则会显著降低粘接力。
1.4 最适充填体边缘应止于洞缘线[2]。洞缘线角可能是圆缓的钝角或是直角。后牙直接粘接修复则很容易出现树脂超填现象,窝洞壁涂布了粘接剂后,由于粘接剂发亮,树脂与牙更不易分辨。目前采用分层技术,最后一层才恢复咬合面形态,此时,临床医师往往为了追求恢复颌面解剖外形,容易把树脂堆出洞缘外。传统的充填步骤是从窝洞底开始向颌面堆积,最后堆颌面外形。
1.5 本技术则在充填树脂的次序上有所创新[3]。传统方法最后堆洞缘线处树脂,本方法则第一步先充填洞缘线位置。首先使用雕刻刀和毛刷小心地把树脂做成直径1 mm左右的条状,位置在洞缘线处,调整使其不要超出洞缘。树脂条调整好后,光固化。可以用一个树脂条围绕整个洞缘线,也可以分成几个条分次围成,树脂固化后,形成了树脂充填挡,但是也使后续树脂充填入路减小,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峡部小于2 mm的小窝洞。树脂充填挡形成后,按照分层充填技术,用树脂逐步回复牙尖的牙本质层,可以再窝洞处使用染色剂增加修复效果。最后使用透明树脂恢复颌面外形。去除橡皮障后,检查咬合接触情况,并与术前对比,使用车针调整咬合。橡皮夹外形更适合颌面窝洞形态,可以用其抛光。抛光时注意饱和牙尖斜面结构,使用毛刷或超细抛光膏进行最后抛光。
2 结果
后牙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包括一系列连续步骤[4]。正确的适应证选择、明确的洞缘线位置、磷酸酸蚀、控制树脂超填问题等都是需要注意的细节,如果疏忽,搜会影响最终效果,临床经验显示,洞缘线位置放置树脂条技术是减低后牙修复树脂超填的最佳效果。
3 讨论
复合树脂在后牙修复中效果十分理想,充填材料与牙质本身色泽几乎不可分辨。但是,操作过程中常见树脂超填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对牙体美学修复的效果和对牙于树脂粘接界面的影响未研究。有人甚至认为是不可避免、难于控制的。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数值超填虚的要更精确地修复和抛光,不但增加了临床操作时间,而且可能在表面树脂产热并导致机械应力。而此技术则首先在洞缘线处放置树脂条,形成充填挡,更容易避免树脂超填现象问题。操作时由于窝洞内尚没有充填树脂,所以洞缘线处视野清楚,容易操作,而且调整树脂条时,多余的数值可以像窝洞内转移,而不溢出窝洞。
参考文献
[1] 赵雷,冯希平,刘艳玲.继发龋的诊断国外医学、国外医学分册,1997 24:266 628.
[2] 张惠珍.边缘黏结面在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中的应用上海口腔医学,2000:9(1):60 61.
[3] Eur J esthete dent,2008,3(4):346 360.
[4] 姬爱平,王嘉德.应用牙本质粘合剂和修复缺损的临床评价.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211 214., http://www.100md.com(孟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