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与病理微血管密度表达相关性研究(1)
第1页 |
参见附件(2001KB,3页)。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血流,病理微血管密度(MVD)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21例PTC内的血流信号,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内以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max、RI与MVD的相关性及其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PTC的血流检出率(97.68%)显著高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5%)(连续校正 χ2=33.68,P<0.01),PTC的血流级别也显著高于腺瘤。(似然比值=43.13,P<0.01);PTC的Vmax(75.72±20.62),RI值(0.73±0.14)分别显著高于腺瘤的Vmax(33.80±4.15),RI值(0.35±0.06)(t′=17.74,P<0.01) (t′=19.53,P<0.01);PTC的MVD值(63.0±18.81) 显著高于腺瘤的MVD值(15.73±5.137),(t′=23.39,P<0.0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76例PTC的MVD值(76.18±4.98)、Vmax(90.24±4.41)及RI(0.82±0.05)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45例PTC的MVD值(38.01±3.92)、Vmax(48.10±4.62)及RI(0.56±0.09)(t=-37.03,P<0.01;t=-42.37,P<0.01;t′=-16.03,P<0.01)。而且,MVD与Vmax、MVD与RI和Vmax与RI明显正相关。(r=0.721,P<0.01; r=0.789,P<0.01; r=0.66,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PTC的血流参数Vmax、RI与MVD呈正相关,两者一致性反映了PTC的血管生成特性,与其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的互补性结合可为PTC术前、术后临床诊治,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 超声-检测;彩色多普勒;甲状腺肿瘤;微血管密度CD105
本实验通过分析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术前PTC而获得的血流信息与术后PTC病理微血管密度(MVD),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其理论和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超声科1995年1月至2005年6月术后有病理确诊的121例PTC病例(术前均未接受放疗或化疗),其中女81例,男40例;年龄18~72岁。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者76例,标本均为常规制备的石蜡包埋组织,5 μm厚切片,同时选择同期甲状腺滤泡性腺瘤30例。
1.2 彩色多普勒检测PTC内血流情况 采用ALOKA4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7.5~10 MHz线阵挥探头,采用特定设置的甲状腺条件,患者取肩高头低的仰卧位,充分暴露颈前部区域,常规横切、纵切甲状腺,观察肿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占位周边及内部的彩色血流显示及分布情况。根据肿块内部血流分布的形态分为4级[1],0级:无血流信号;Ⅰ级:少血流,1~2个点状血流;Ⅱ级:3~4个点状血流或者1~2条长血管;Ⅲ级:>4个点状血流或>2条长血管,且血管互相连通、交织或网状。然后用脉冲多普勒测量肿块周边及内部的彩色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阻力指数(RI),并进行频谱取样。
1.3 免疫组化染色 采用SP法,CD105单克隆抗体,即用型广谱Sp试剂盒和DAB显色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用微波法修复抗原。以PBS及正常鼠血清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以迈新公司提供的阳性切片做阳性对照。严格按照试剂盒所示的操作流程进行染色。
1.4 染色结果判定及MVD的测定 以被CD105抗体染成棕黄色的单个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为1个血管计数,而管腔>8个红细胞直径,带有较厚肌层及硬化区的血管均不被计数。先在40倍光镜下选取新生血管最密集的肿瘤区域,然后在400倍光镜下计数5个视野的微血管数量,由两名病理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计数,结果取其平均值表示每例的MVD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Vmax、RI、MVD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先行Levene方差齐性分析,后作t或t′检验,对应数据的相关分析采用非参数相关性检验(Spearman法),计数资料则作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肿瘤内的血流参数与病理MVD的比较 CDFI显示PTC内部彩色血流杂乱,血管丰富,见图1、2,血流检出率97.68%(3/121),Ⅱ、Ⅲ级为主占84.3% (102/121),周边无环绕血流;而在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内部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血流信号差异无显著性,血流检出率50%(10/20),Ⅰ级为Ⅰ,占80%(8/10),瘤周边可见环状血流信号。经统计学分析,PTC的血流检出率显著高于腺瘤(连续校正χ2值33.68,P<0.01);PTC的血流级别也显著高于腺瘤(似然比值43,13,P<0.01)。频谱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均可显示动脉血流,PTC的彩色血流属于高速高阻型。它的Vmax(75.72±20.63)、RI值(0.73±0.14)分别显著高于腺瘤的Vmax(33.80±4.15) 、RI值(0.35±0.06),具有统计学意义 (t′=17.74,P<0.01;t′=19.53,P<0.01)。CD105在PTC和滤泡性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定位于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胞浆,PTC癌细胞、腺瘤腺细胞以及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对CD105无反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0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