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4期 > 正文
编号:11976673
长脉冲1064 nm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黄 伟
第1页

    参见附件(1247KB,2页)。

     表1

    285例患者行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的效果(例)

    种类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痣充血性增生瘢痕合计

    痊愈85412333511153

    显效2321141651592

    有效114952233

    无效4020006

    合计467937544227285

    3 讨论

    继1981年Apfelberg把氩离子激光用于浅表皮肤血管疾病的治疗之后,近年应用480~630 nm波长的激光治疗浅表的血管性疾病已较为普及[3]。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血管性皮损的激光主要有:氩离子激光、可调脉宽倍频Nd:YAG激光(532 nm)、脉冲染料激光(585,595 nm)等,而在治疗较深的血管性皮损时效果欠佳,需要多次治疗,并引起紫癜等不良反应[4]。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认为在一定波段下,激光在组织中的穿透深度与激光的波长成正比,因此病变部位深,尤其真皮深部病变,则要选择较长的激光波长[5]。

    本研究使用的长脉宽1064nmNd:YAG激光,其波长在非色素性软组织的穿透深度为 1.0 cm,在色素性软组织的穿透深度为 0.5 cm[6],尽管氧合血红蛋白对其的吸收不如较短波长的 595 nm、585 nm、532 nm 的激光,但其穿透性强,激光功率高,因此对于深层的血管性疾病疗效可得以大大提高。而周围皮肤和黏膜因吸收光能极少,升温不大,产生了“选择性光热凝固作用”[7],有效防止了周围组织的热损伤,减少了瘢痕等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长脉冲1064 nm激光对于常见的浅表性皮肤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85.9%,但对于草莓状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痣、充血性增生瘢痕效果较好,而对于鲜红斑痣(有效率67.4%)和混合性血管瘤(有效率70.3%)疗效较差。鲜红斑痣疗效与皮损部位、患者年龄、皮损颜色等有关,颈、面部疗效好于四肢,年龄轻者好于长者;鲜红、粉红色反应好于紫色,伴有明显结节性增生者效果更差。混合性血管瘤位于皮下1 cm左右者经过3~5次治疗能够得到较多治愈机会,而深部的混合性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多次治疗改善不大。

    治疗时要准确选择脉宽、光斑大小和能量密度。脉宽主要根据皮损部位性质和血管粗细。如面部鲜红斑痣及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常采用10~20 ms ;海绵状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蜘蛛痣,常采用40~ 60 ms 。光斑大小,主要根据皮损面积,通常选用直径为2 mm 、6 mm 的光斑头,光斑之间尽量不要重叠。能量密度选择主要根据临床经验,从低到高逐渐增加,以期达到最佳效果。治疗时先在皮损局部试1~2 个光斑,观察激光辐射后即刻皮肤反应,最适宜的剂量为治疗区呈暗红或灰白色,皮损微下陷,周围组织稍水肿为宜,如果治疗区出现苍白色,或治疗后出现水疱,能量密度应适当减低,治疗婴幼儿、眼睑等皮肤娇嫩处病灶,能量密度应适当减低,治疗颈部、四肢皮损时,剂量可适当加大;对于色深、皮损高出平面年龄较大患者,剂量亦可适当增加。伴结节增生鲜红斑痣、蜘蛛痣、疤痕组织可采用重复照射一遍。

    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时行冷却和压迫至关重要,在治疗前后,笔者常规用冰块行局部冷敷15 min,面积大者适当加压包扎。因为冷却可以减少皮损处黑色素吸收热能,避免损伤表皮,造成结痂,同时皮肤冷却后对疼痛不敏感,有一定的镇痛效果,还可使术后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减少。压迫可以排除血管瘤体内过多的血液,减少血细胞凝固的数量,同时可使组织层次变浅,有利于深层病变的治疗。

    285例患者中有52 例(18.2%)出现色素性改变,均在数月至半年后恢复,遗留浅表性瘢痕 10例(3.51%),增生性瘢痕 2 例(0.7%),这2例都是由于早期应用时参数调整不准确所造成,后期未再出现。我们的初步结论是: 长脉冲1064 nm Nd:YAG 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郁. KTP激光器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 医疗装备,2008,21(7):28-29.

    [2] 凌宏忠,曹光玲,卢念祖. 全波长脉冲强光治疗系统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中国激光医学杂志,1999,8(4):252-253.

    [3] 王炜. 整形外科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21-42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4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