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5期
编号:11982769
残胃癌的内镜与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资料。结果 70例残胃癌患者中,男5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岁。原胃大切手术距确诊残胃癌间隔时间平均20.6年。常见于BillrothⅡ式术后。临床表现不典型,癌变部位多发生于胃肠吻合口,组织学分化较差,恶性程度高。结论 残胃癌多发生于BillrothⅡ式术后。胃大切术后,尤其10年以上者要定期复查胃镜,可早期发现残胃癌。

    【关键词】残胃癌;内镜;病理

    残胃癌是指因胃或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行胃部分切除术后至少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原发癌,是胃切除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现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70例残胃癌的内镜特征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行胃部分切除术后的884例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经病理和手术诊断残胃癌70例,检出率7.92%。其中男59例,女11例,年龄39~80岁,平均62岁。采用BillrothⅠ式18例,检出率2.04%(18/884),BillrothⅡ式52例,检出率5.88%(52/88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