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5期 > 正文
编号:11976470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大肠息肉的诊断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刘运祥 徐 宁 黄留业
第1页

    参见附件(2368KB,3页)。

     1.5 腺管开口类型采用工藤进英及Nagata的分型方法[4,5]。工藤pit分型:Ⅰ型规则圆形小窝;Ⅱ型 星状或乳头样小窝;Ⅲs型 圆管形小窝;ⅢL型 较Ⅰ型大的大管状或大圆形小窝;Ⅳ型 脑沟/脑回状;Ⅴ型不规则或无结构。Ⅴ型亚分类:①ⅤA型(不定型)腺开口形态:Ⅲs、ⅢL和Ⅳ型腺开口形态混杂;②ⅤN型(非结构)腺开口形态:无腺开口形态或局部见少量腺开口形态,但无法明确腺开口形态性质。微血管结构观察病变有无肿瘤性血管,微血管形态是否规则及血管密度。

    1.6 腺管开口形态及微血管结构图像清晰度分别按优、良、差分三档,并将结果进行分析。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放大内镜、FICE放大内镜及染色放大内镜发现息肉的比较 197例患者共发现359个息肉,其中炎性息肉101个,增生性息肉86个,管状腺瘤104个,绒毛状腺瘤44个,癌16个,早期癌4个,进展期癌12个。常规放大内镜下发现息肉327个(91.2%),FICE放大内镜发现息肉351个(97.8%),染色放大后发现息肉359个(100%)。其中有蒂息肉54个,亚蒂息肉139个,广基息肉166个。常规放大内镜漏诊的息肉皆为广基息肉。FICE放大内镜漏诊的为0.1~0.2 cm广基小息肉,经染色后发现存在与较大息肉周围。

    2.2 FICE放大内镜与染色放大内镜对鉴别瘤性息肉及非瘤性息肉的比较

    2.2.1 FICE与染色内镜图像清晰度比较 FICE放大内镜、染色放大内镜、常规放大内镜腺管开口图像显示为优的比例分别为86.8%、87.9%,65.6%。FICE对腺管开口分型的诊断优于常规内镜,FICE与染色内镜在显示腺管开口方面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FICE与染色内镜图像相比,更能清晰显示黏膜微血管结构形态(P<0.01)。

    2.2.2 FICE放大内镜腺管开口类型与微血管结构 FICE放大内镜下腺管开口为Ⅰ型和Ⅱ型的息肉,微血管形态多为规则的六角形蜂窝样改变或微血管结构不清楚,内镜下判断为非肿瘤性息肉。FICE放大内镜下腺管开口为ⅢL型息肉,微血管形态多为粗大椭圆形改变;腺管开口为Ⅳ型息肉,微血管形态多为粗而密集的脑回状或卵圆状,腺管开口为Ⅴ型及ⅤN型病变,微血管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或可见蛇形粗大肿瘤血管,微血管结构紊乱、稀疏甚至消失(见图1)。ⅢL、Ⅳ型、Ⅴ型及ⅤN型腺管开口类型内镜下判断为瘤性息肉。

    表1

    FICE放大内镜腺管开口类型与病理组织学比较

    病理类型病变数

    腺管开口类型

    ⅠⅡⅢLⅣⅤAⅤN

    炎性息肉10187140000

    增生性息肉8612731000

    管状腺瘤1040297500

    绒毛状腺瘤440053900

    癌160001411

    合计351998910345411

    2.2.3 FICE放大内镜鉴别瘤性息肉及非瘤性息肉与病理组织学的比较

    FICE放大内镜根据腺管开口分型对结肠息肉的诊断与病理组织学有较高一致性见表1。FICE放大内镜对结肠瘤性息肉及非瘤性息肉诊断符合率90.3%(317/351)、敏感性89.9%(169/188)、特异性91.0%(148/163),染色放大内镜诊断符合率82.5%(296/359)、敏感性83.4%(161/193)、特异性81.3%(135/166)。FICE放大内镜对鉴别结肠瘤性息肉及非瘤性息肉的符合率优于染色放大内镜(P<0.01)见表2。

    表2

    FICE放大内镜对结肠瘤性息肉及

    非瘤性息肉诊断比较

    病理诊断病变数

    FICE放大内镜染色放大内镜

    非瘤性瘤性非瘤性瘤性

    非瘤性1921771516131

    瘤性1671914832135

    合计359188163193166

    3 讨论

    大肠息肉分为非瘤性息肉和瘤性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疾病,尤其是后者癌变率较高[6 8]。消化内镜医生通常依据息肉的大小、有无蒂、是否分叶、形态是否规则、表面有无糜烂、溃疡及活动度等来判断大肠息肉的性质及癌变趋势,其判断准确性不高。应用染色放大内镜可根据大肠息肉表面腺管开口的不同可区别非瘤性及瘤性息肉,鉴别良、恶性病变。染色内镜由于操作医师经验不足,染料喷洒不均匀,冲洗不干净可影响对黏膜Pit分型及微血管的观察,而且染色剂的致癌作用尚不明确。FICE通过电子分光技术选用任意波长红(R)、绿(G)、蓝色(B)三色光组合,在400~600 nm之间以5 nm间隔任意选择波长,不同组合的RGB可呈现不同的颜色及不同层次的深度。FICE联合放大功能可清晰显示黏膜表层结构、微血管形态结构,增强黏膜表面血管和其他结构的可见度。FICE放大内镜操作简便,可以实现常规模式及FICE模式瞬间转换。

    本研究应用FICE放大内镜、染色放大内镜及常规放大内镜对结肠有蒂息肉发现率为100%,常规内镜遗漏的病变皆为广基息肉,FICE放大内镜对广基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内镜。FICE放大内镜对腺管开口分型的诊断优于常规放大内镜,与染色内镜相似,FICE放大内镜观察病变微血管结构比染色内镜有更高的优视率。本研究根据腺管开口分型及微血管结构对结肠息肉进行瘤性及非瘤性鉴别,结果显示FICE放大内镜对结肠瘤性及非肿瘤性息肉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染色放大内镜[9 12]。本研究还发现非瘤性息肉表面微血管含量少,血管密度低,瘤性息肉微血管含量多,直径粗大,血管密度高。非瘤性息肉、腺瘤、癌随病理级别进展,病变微血管直径及密度逐渐增加。本研究通过内镜下对结肠息肉的瘤性及非瘤性判断,采取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或分次切除术,所有内镜下治疗均无一例出血、穿孔并发症。本研究中有1例息肉,腺管开口分型为ⅢL,但经全面观察息肉,发现在息肉边缘腺管开口有些紊乱,出现粗大蛇形扭曲的肿瘤性血管,微血管边缘不整齐,经内镜下EMR治疗,病理提示黏膜内癌,切缘未见癌细胞,未追加外科手术,现正密切随访。我们认为在肠镜下同步完成对绝大部分良性腺瘤和早期结直肠癌彻底而微创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综上所述,FICE放大内镜清晰显示黏膜表面微细腺管结构及微血管构造,对结肠瘤性息肉及非瘤性息肉鉴别诊断优于常规放大内镜,与染色内镜相当,且与病理学诊断有较高一致性,对于大肠早期癌发现有较高应用价值,且对内镜下息肉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6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