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7期 > 正文
编号:11976020
那素达滴眼液在LASIK术中应用的临床对比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王宏英 王大军 高宁 任清梅
第1页

    参见附件(2201KB,3页)。

     1.2 方法

    1.2.1 临床对照研究 观察组在术前15 min滴那素达滴眼液1次,对照组在术前15 min开始滴那素达滴眼液,间隔5 min滴眼1次,供3次。然后常规进行LASIK术前准备及手术。

    1.2.2 自身对照研究 在术前15 min给同一患者左眼滴那素达滴眼液1次,右眼滴那素达滴眼液,间隔5 min滴眼1次,供3次,下1例右眼滴1次,左眼滴3次,依次类推准备术眼。然后按常规进行LASIK术前准备及手术。

    1.2.3 手术采用美国VISX STAR S4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该仪器能量输出稳定,拥有大光斑及飞点式激光的优点,激光采用七道可调大小式激光光束,使激光手术更精确、速度更快。微型角膜刀采用法国Moria M2全自动显微角膜板层刀。术后1、3、7、21 d复查记录患者岀血情况。手术复查均有同一人进行。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对照组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后三个月裸眼视力分别为:1.18±0.22、1.21±0.21(国际标准视力表),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P>0.05)。

    自身对照组:观察组(术前滴那素达眼液1次)与对照组(术前滴那素达眼液3次)手术后三个月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前滴那素达眼液1次或3次未对LASIK术后效果产生影响。

    2.2 治疗后结膜下出血发生率 临床对照组:观察组有4眼发生结膜下出血,占3.67%;对照组有5眼发生结膜下出血,占4.59%。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膜下出血均持续7~10 d,范围小,程度轻,恢复快。

    自身对照组:观察组有3眼发生结膜下出血,占3.12%;对照组有4眼发生结膜下出血,占4.16%。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膜下出血均持续7~10 d,范围小,程度轻,恢复快。

    3 讨论

    那素达眼液是一种血管收缩剂和组胺受体H1阻断剂的复合制剂,其主要成分为0.025%的盐酸萘甲唑啉和0.3%的马来酸非尼拉敏。盐酸萘甲唑啉是唑啉类衍生物,属拟肾上腺类药物,能特异地兴奋肾上腺a受体,可使皮肤黏膜组织内的血管收缩从而减轻局部充血及血管反应[1],临床上可以减轻变应性及非变应性因素所引起的非感染性结膜炎的充血症状。同时盐酸萘甲唑啉还能有效地降低局部组织血管反应,因此能明显地缓解组胺H1受体兴奋引起的眼痒及非特异性组胺H2受体兴奋引起的眼红[2]。马来酸非尼拉敏是一种组胺H1受体阻断剂,它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而减轻或抑制Ⅰ型变态反应,因而对变应性结膜炎眼痒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国内外一些研究发现其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的抗过敏药物,滴用那素达眼液后,未发现患者的视力、眼压、血压、心率有明显的变化,也未发现明显的全身及局部的不良反应[3]

    LASIK手术中常常因洗眼和滴用表面麻醉药物造成结膜充血水肿,加之负压吸引而导致结膜下血管破裂,引起结膜下出血,其发生率高达43.53%[4]和25.18%[5],一般在术后3周左右吸收,虽不影响视力,但影响美观,甚至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担心和害怕,造成不安等恐惧心理,往往需要医护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去解释,从而增加了工作量。本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术前应用了那素达滴眼液,LASIK术中结膜下出血的发生率观察组为3.12%和3.67%、对照组为4.16%和4.59%,都远远低于以往的文献报道,即使发生结膜下出血,也持续时间短、程度轻。结膜下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我们在术中发现两组都没有散大瞳孔作用,不影响手术中瞳孔的跟踪定位,在术后刺激症状、视力屈光度及角膜瓣愈合等方面亦无明显差异,说明使用那素达滴眼液是安全的。那素达滴眼液可消除因洗眼和表麻药物所致的结膜充血水肿,减少了负压环假吸现象,制作角膜瓣的成功率得到提高。同时由于血管收缩,对抗负压吸引所致损伤的能力增强,故可避免或降低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

    因此,术前15 min滴那素达滴眼液1次和术前15 min开始滴那素达滴眼液3次(间隔5 min滴眼1次),临床效果基本相同,但术前15 min滴那素达滴眼液1次,方法简单,对眼刺激小,而且还减少了医护人员相应的工作量,值得向同道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Browning S,Housley D,Richards R,et a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0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