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7期
编号:11982495
腹腔镜手术及辅助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及辅助药物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 比较单纯腹腔镜手术(A组)和腹腔镜术后加服米非司酮(B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术后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术后复发率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妊娠率B组稍高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及辅助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好,有利于妊娠,辅助药物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以慢性盆腔疼痛、不孕、月经不调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治疗后容易复发。我院近年来应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术后辅助药物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应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及辅助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6例,年龄22~43岁,平均32.5岁,合并不孕34例(45%)。术前检查肝、肾功能正常,无手术及药物禁忌证。

    1.2 临床分期 采用美国生育学会1985年提出的“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r-AFS)”[1]进行分期,其中Ⅰ期8例,Ⅱ期13例,Ⅲ期33例,Ⅳ期22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