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8期 > 正文
编号:11975879
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谢登荣 王晖霖
第1页

    参见附件(1407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就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方法 将86例AMI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经过院前急救的32例为抢救组,另外未经院前急救的54例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入院后的抢救成功率。结果 抢救组入院后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院前的及时救治是成功抢救AMI患者的关键。

    【关键词】 院前急救;AMI;预后

    Effect of pre-hospital care on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XIE Deng-rong,WANG Hui-lin.Dept.of Cardiolog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aihua,Hunan 41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pre-hospital care on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give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its possible problems.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e was rescued group with 32 patients saved in pre-hospital,the other was control group with 54 patients without being saved in pre-hospital.Then the ratio of successful rescu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being rescued in hospital.Results Rescue group’ success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ne of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Timely pre-hospital care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ly rescue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Key words】 Pre-hospital care;AMI;Prognosis

    AM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急诊,AMI常并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其病死率高达80%以上[1]。如果早期处理得当,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院前急救是降低AMI病死率的有效方法。现将我院收治的AMI患者是否得到院前急救对入院后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选择与分组 选取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86例(已排除有明显贫血及COPD等导致机体严重缺氧的病例),将经过院前急救的32例为抢救组,未经院前急救的54例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院前AMI的诊断依据主要是典型的症状:频繁及持续性(>30 min)心前区压迫性疼痛、体征及特异性心电图(ECG)改变:坏死性Q波,损伤性ST段抬高及缺血性T波改变[2]

    1.2.2 ECG确定梗死部位 以第一份ECG为准,做18导联ECG,根据ECG情况确定梗死部位,然后对两组的梗死部位情况进行比较。

    1.2.3 ECG确定梗死范围 第一份ECG为准,做18导联ECG,根据ECG上出现梗死图形的导联情况,把梗死的范围归类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多部位心肌梗死及局限性心肌梗死,然后对两组的梗死范围进行比较。

    1.2.4 现场急救处理及转送 救护人员到达后经过简单询问病史,专科检查及ECG检查,明确后立即实施救治:①首先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给予吸氧;③迅速应用镇静止痛和硝酸盐类药物;④心电监护;⑤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⑥及时建立静脉通道,条件许可而且无绝对禁忌证的患者,应立即开始溶栓治疗[3];⑦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心律失常;⑧如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实施就地复苏;⑨必要时气管插管,器械辅助呼吸。当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尽快送医院进一步治疗,转送途中继续上述处理。

    1.2.5 入院后抢救效果评价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马上抢救,抢救患者入院后继续抢救,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2.6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予以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性别构成 两组比较,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年龄构成 两组比较,年龄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梗死次数 两组均以首次梗死者居多,再次梗死者较少,三次以上梗死者最少。两组比较,梗死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4 两组梗死部位 两组均以前壁梗死及下壁梗死者居多。两组比较,梗死部位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2.5 两组梗死范围 将梗死范围分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多部位心肌梗死及局限性心肌梗死。两组均以局限性心肌梗死者居多,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及多部位心肌梗死者较少。两组比较,梗死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2.6 两组入院后的抢救成功率 两组比较,入院后的抢救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5。

    3 讨论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急症,死亡率高,及时、有效的救治是降低AMI患者死亡率的关键。院前给予AMI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对提高其入院后的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