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11期 > 正文
编号:11974642
认知行为干预对炎症性肠病伴情绪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日 刘春霞 王玉霞 张西亮 陈玉龙
第1页

    参见附件(1868KB,3页)。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1.0 g,4次/d饭后口服,并给予胃黏膜保护药等对症处理,疗程10周。1.2.2 认知行为干预 研究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过程主要包括:认识上的改造、情绪上的转变、行为训练[7]。每周1次,每次40 min,10周1个疗程。1~2周由心理咨询师单独与患者会晤,3~9周进行团体心理教育并组织小组讨论,中间有问题时和最后1周由心理咨询师进行晤谈、测评。①认知干预:首先取得患者的信任,倾听患者诉说其痛苦和委屈,了解患者在学习、工作、恋爱及婚姻家庭中的一些矛盾冲突、应对方式、情绪反应以及对本病的感受和认识,同患者一起讨论症状与自己认识之间的关系,让患者逐步找出自己错误的认知,并布置家庭作业,以强化认知概念,最终达到正确认知的重建。团体心理教育给患者讲解IBD相关知识,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解释、说明、支持、同情、相互之间的理解来改变对方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行为等,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行为干预。放松训练:让患者取半坐卧位,作平静深呼吸,肌肉放松从四肢开始逐渐至平滑肌,每次>30 min,2次/d。让患者掌握后自己在家坚持去做。借用森田治疗理论:让其接纳症状,顺其自然,不予关注,鼓励患者象正常人一样去生活[8]。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取得配合,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

    1.2.3 评定工具 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8]、抑郁自评量表SDS[9] 进行心理状态评定;②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定[10],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SF-36问卷包括8个方面:躯体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感(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共36个条目,均按百分制评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临床疗效判断标准: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结肠镜检查结肠黏膜有轻微充血水肿为好转;达不到以上标准或者恶化为无效;显效和好转为有效。

    1.2.4 调查方法 由专职人员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指导,嘱患者充分理解条目意义后自评、填写。首次评定于治疗开始前1天完成;治疗结束后1天作第2次评定,1周内回收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或 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评分无明显差异;认知行为干预前后研究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SAS:t=3.310;P<0.01、SDS:t=2.798; 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分值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7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认知行为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F-36因子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各因子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SF-36各分量表值比较,除SF(t=1.888,P>0.05)1项差异无显著性外,余7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

    3 讨论

    IB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及精神等因素有关,有终生复发倾向,一些患者迁延不愈,预后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Hjortswang等[11]运用FS-36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300例IBD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研究后指出: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方面。Bitton等[12]对60名IBD患者经过1年的追踪研究,结果显示:近期引起患者压力感的生活事件与本病恶化时间提早有关。Mittermaier[13]研究指出伴有焦虑的抑郁情绪影响IBD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可能引起病情的恶化。患者对疾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应对能力对患者的免疫系统有更好的调节作用[14]。目前西方国家对IBD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较多,并将其作为评价各种治疗和干预效果的指标,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应用病例对照的方法探讨对研究组IBD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以调整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重建正确的认知,学会自我调节和应对的方法,从而切断情绪障碍与躯体症状之间的恶性循环,控制一切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消极因素,使患者处于最佳身心状态下接受治疗;同时充分利用家属和社会支持系统,关心体贴及安慰患者,以平静、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患者,让其接纳症状,正确面对,象正常人一样去生活,从而达到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认知行为干预前两组IBD患者焦虑、抑郁的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组内比较和与对照组比较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P<0.05),提示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通过对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定和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后发现SF-36的八个分量表分值除社会功能一项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对IBD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IB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规范的认知行为治疗由于疗程、对象等多方面的因素很难开展[15],本研究在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者指导下,基于认知行为治疗的原理和技术开展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教育,在国内基层医院方便应用,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Casellas F.et al. Influenc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o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quality of life. European Joum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01, 13 (5):567-57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6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