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11期 > 正文
编号:11974670
2036例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日 朱 涛 姜 俭 邱志刚 龚志毅
第1页

    参见附件(1817KB,3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太仓地区院前急救无明显季节性,一年中10~12月份为急救高峰;在时间分布上以晚上19:00~21:00时最多,其次是上午7:00~9:00时。这二个时间段是符合人们日常生活活动规律的。这二个时间段亦是日常急诊科就诊患者最多、医护人员诊疗工作最繁忙的时候。夜间往往又是急诊科力量最薄弱的时候,因此,在这二个时间段适当增加院前和院内急救资源配置,比如适当增加救护车、院前急救人员、急诊科在岗医护人员及必要的医疗急救设施等,特别是要加强夜间高峰时间段的急救力量,来适应院前急救以及院内急诊工作的需要,有利于在高峰时间段,更好地抢救危重症患者,并可避免医疗纠纷与差错的发生。

    此外,在年龄分布上,47.2%的院前急救患者为青壮年,中年人列居第二占32.17%;中青年占79.37%;中青年男性占51.62%(1051/2036),占了院前急救的一半;其中大部分为创伤。提示本地区的院前急救以中青年创伤为主。分析主要原因为,中青年男性为家庭和社会的主要劳动力,社会活动强度大,受到伤害的机会增多。因此,在本地区应利用各种渠道加强中青年的安全事故宣传教育,特别是交通与生产事故教育。

    最终转归死亡比例在本组中只占1.96%(40/2036),死亡原因主要为严重创伤、脑血管疾病,老年人死因主要为脑血管疾病,中青年死因主要为严重创伤。文献报道[7]院前死亡以创伤占首位,本组资料显示本院急救患者院内死亡亦以创伤为主,主要为多发伤。这更加突出了创伤急救的重要性,尤其是多发伤的急救。在严重创伤的“黄金一小时”“白金十分钟”,如果在这时给予确定性的治疗可以减少死亡率10%[8]。现场急救简单的止血、包扎、固定、吸氧等也能降低事故的死亡率[9]。所以,要加快院前急救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特别是创伤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创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体系,可以改善创伤患者的预后,并减少死亡率。

    综上所述,在本地区加强院前急救及院内急诊人员创伤及脑血管疾病的业务培训,提高止血、包扎、固定、气道开放、除颤等急救技术的熟练程度,开展卒中单元及创伤单元的建设,在日常急救和紧急救援中形成一个院前、院内无缝式急救医疗体系,为患者提供一套连贯、无缝、高效、安全、完整的急救医疗服务,可以提高本地区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武秀昆.急救中心运行质量和营运效果论证指标的评述.中国医院管理,2001,21(2):44-45.

    [2] 武秀昆.大城市急救医疗网络的建设.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4):261.

    [3] 祝传智,章义智.院前急救2871例分析.临床急救杂志,2006,7(1):39-40.

    [4] 邹向阳,张晓明,张桂玲,等.西安市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1):963-964.

    [5] 余玲,熊光华,万体华,等.院前急救4740例病种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12):1823-1824.

    [6] 刘智勇,张永标,梁彩倩,等.院前急救5285例流行病学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1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