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09年第24期
编号:11879467
心肌酶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25日 何 瑛 青红菊 舒 彦
第1页

    参见附件(1950KB,3页)。

     4.2心肌酶谱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

    心肌酶可反映心肌细胞的完整性,若心肌受损,这些酶可进入循环血液,血清中有10多种酶的活性可增高,临床主要应用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LDH(乳酸脱氢酶)、α- HBDH(α-羟丁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作为诊断心肌损伤的主要依据之一,心肌酶谱系列也是由这五种酶组成。20世纪70年代,CK-MB被认为是诊断心肌损伤的“金标准”,许绍辉等曾总结临床应用经验,评价CK-MB对心肌损伤诊断的阳性率达97%,特异性为100%。1999年全国小儿心血管会议把,CK-MB确定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诊断指标之一,并编入儿科教材。目前,国内外已有学者对心肌酶谱在新生儿心肌损伤中的作用作了研究,显示CK和CK-MB早期敏感地反映新生儿心肌细胞受损的情况,CK-MB活性越高,提示心肌损伤程度越重,新生儿窒息心肌酶谱的变化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与本实验结果一致。若科学合理地控制实验条件,建立与不同年龄段相符的正常参考值,CK-MB可作为新生儿心肌损伤的特异性诊断指标,由于其检查方法技术成熟,价格低廉,有推广到基层医院的实用价值。

    4.3新生儿窒息时缺氧对机体的损害

    缺氧对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和多脏器性的,心脏是受损的重要脏器之一,窒息时的心肌损害发生率尸检中证实为37.8%。正常情况下心肌的糖代谢是以有氧代谢为主,这表明心肌细胞对缺氧非常敏感。新生儿窒息时心肌细胞的生物膜首先受损,心肌酶逸出,导致血清中心肌酶的活性升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5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