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颈动脉超声对500名亚健康状态中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参见附件(12kb)。
注: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10mm,颈总动脉膨大处内中膜厚度<12mm,>15mm以上为斑块。血脂正常范围(0~1.71)mmol/L;血糖正常范围 (3.9~6.1) mmol/L
500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正常者172例,动脉有斑块无狭窄者310例,<50%狭窄9例,50%~69%狭窄7例,>70%狭窄2例。其中9例狭窄经DSA证实,见封三图5~7。
3讨论
本资料表明,500例患者中共有310例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其中狭窄18例, 脑动脉缺血最常见的部位不在颅内动脉而在颅外动脉,颈动脉硬化是引发脑缺血梗死的重要原因[1],我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硬化普遍存在,且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联[2]。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显示血管内中膜是否增厚、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部位大小、血管内膜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和闭塞情况,且能准确地测量及定位,还可对检测到的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进行分析[3]。本方法无痛苦、无损伤,了解血管狭窄程度为临床提供了诊断依据。可用于帮助确定采用外科方法或内科药物疗法以及术后观察病情,药物治疗后观察斑块变化,估计预后及预防卒中[4]。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其病理改变是因为内膜类脂质沉积,平滑肌增生,从而逐渐出现内膜增厚,如内中膜≥1.0mm即为增厚,进一步加重则形成斑块。斑块好发部位为颈动脉分叉处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5]。当动脉硬化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50%时无明显缺血症状;至血管狭窄>50%可使动脉内血流状态发生变化。当狭窄>70%为重度狭窄,狭窄以远形成涡流或湍流,流速明显增加,严重血管狭窄者可导致血管闭塞引发脑梗死。此时外科治疗行内膜剥脱术可大大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机会[6]。
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及斑块、狭窄率随收缩压、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与颈内动脉无危险因素患者比较,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较高,血液中的高浓度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可能通过破裂的斑块表面或直接进入斑块内部,增加斑块内部脂质成分的比例 ......
注: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10mm,颈总动脉膨大处内中膜厚度<12mm,>15mm以上为斑块。血脂正常范围(0~1.71)mmol/L;血糖正常范围 (3.9~6.1) mmol/L
500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正常者172例,动脉有斑块无狭窄者310例,<50%狭窄9例,50%~69%狭窄7例,>70%狭窄2例。其中9例狭窄经DSA证实,见封三图5~7。
3讨论
本资料表明,500例患者中共有310例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其中狭窄18例, 脑动脉缺血最常见的部位不在颅内动脉而在颅外动脉,颈动脉硬化是引发脑缺血梗死的重要原因[1],我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硬化普遍存在,且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联[2]。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显示血管内中膜是否增厚、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部位大小、血管内膜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和闭塞情况,且能准确地测量及定位,还可对检测到的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进行分析[3]。本方法无痛苦、无损伤,了解血管狭窄程度为临床提供了诊断依据。可用于帮助确定采用外科方法或内科药物疗法以及术后观察病情,药物治疗后观察斑块变化,估计预后及预防卒中[4]。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其病理改变是因为内膜类脂质沉积,平滑肌增生,从而逐渐出现内膜增厚,如内中膜≥1.0mm即为增厚,进一步加重则形成斑块。斑块好发部位为颈动脉分叉处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5]。当动脉硬化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50%时无明显缺血症状;至血管狭窄>50%可使动脉内血流状态发生变化。当狭窄>70%为重度狭窄,狭窄以远形成涡流或湍流,流速明显增加,严重血管狭窄者可导致血管闭塞引发脑梗死。此时外科治疗行内膜剥脱术可大大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机会[6]。
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及斑块、狭窄率随收缩压、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与颈内动脉无危险因素患者比较,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较高,血液中的高浓度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可能通过破裂的斑块表面或直接进入斑块内部,增加斑块内部脂质成分的比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