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1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183657
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D-二聚体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5日 王育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6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SAP的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6mg/d,连续应用7d。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及其恢复时间,测定D-二聚体含量,评定总有效率,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与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65.63%(P<0.05);治疗后,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SAP早期,采取以包括奥曲肽在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腹痛缓解快,血、尿淀粉酶恢复快,病程缩短,可显著降低凝血与纤溶指标D-二聚体的水平,是早期治疗SAP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奥曲肽;D-二聚体

    [中图分类号] R657.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3-9701(2011)23-90-02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进而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反应,其主要临床特点有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1]。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以胰腺水肿为主,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发展变化快,可发生胰腺出血坏死,并伴有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2]。研究表明[3],过度释放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与了AP发生发展过程,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能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奥曲肽具有与天然内源性生长抑素类似的作用,且作用较强而持久,对SAP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探讨了奥曲肽对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D-二聚体的影响,显示奥曲肽对SAP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也降低了SAP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 2010年11月初诊或急诊收入内科治疗的SAP患者68例,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4]关于SAP的诊断标准,所有受试患者来诊前均未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且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SAP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16~65岁,平均(49.5±8.5)岁;病因:胆源性19例,饮酒或(及)暴饮暴食9例,高脂血症2例,原因不明6例;病程30min~3d,平均6.5h。Ranson评分平均为3.6分。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16~68岁,平均(48.5±9.0)岁;病因:胆源性15例,饮酒或(及)暴饮暴食8例,高脂血症2例,原因不明7例;病程45min~2.5d,平均6.0h。Ranson评分平均为3.5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病程与疾病严重程度等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治疗措施主要包括:①液体复苏:SAP早期常存在液体不足,需要进行充分有效的扩容,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②禁食,禁水,胃肠减压;③解痉镇痛;④应用胰酶抑制剂,抑制胃液和胰液的分泌;⑤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⑥重要器官功能的监测和维护;⑦必要时导泻;⑧全身支持疗法与对症处理。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SAP发病24h内开始应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商品名:善宁,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0623、20090312)0.6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d。

    1.3 观察方法及指标

    主要临床疗效观察指标有:①腹痛缓解与消失时间;②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③平均住院日;④不良反应发生率;⑤D-二聚体含量测定:所有受试患者均于入院次日及第7天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mL,应用ACL Advance全自动血凝仪(仪器购自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使用仪器配套试剂)以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严格按规程和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与判断结果,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4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左晓虹、陈劲梅[6]标准,主要判断指标有:①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基本消失;②腹肌紧张、腹部压痛或反跳痛、黄疸等体征基本消失;③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肝功能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痊愈:5d内同时达到上述3项指标者;显效:5~8d内同时达到上述3项指标者;有效:8~10d内同时达到上述3项指标者;无效:>10d者为无效,治疗过程中行手术治疗或死亡者亦为内科治疗无效。痊愈、显效、有效均计入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与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比较,治疗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总有效率

    两组患者疗效判断及总有效率比较见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65.6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33,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3 D-二聚体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见表3。治疗前,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5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