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1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144690
心理干预对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5日 邹玉兰
第1页

    参见附件(2965KB,3页)。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比较

    组内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后,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乏-迟钝、精力-活力5个分量表评分及总分与心理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仅“迷惑-混乱”分量表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未经心理干预)在治疗一个月后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变化均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发现,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POMS-SF各分量表评分和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5个分量表评分(除“迷惑-混乱”分表外)和总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P<0.05),其中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乏-迟钝等负面情绪得分有所降低,而精力-活力正面评分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无创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患者通气,防止和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快速纠正缺氧,是目前呼吸内科常用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患者和家属对呼吸机的了解甚少,目前在无创机械通气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①人机对抗 人机对抗的主要原因在于初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往往不能适应面罩外加的吸气压而产生呼吸肌拮抗,使其自感不适和烦躁不安。②依从性差 患者带上面罩后,自感气道堵塞,擅自移动面罩而造成漏气和吸气流量增加,气流冲击到面部,势必减少预期的氧吸入量。③患者和家属心理负担过大 因为患者及家属对呼吸机缺乏了解而产生“使用呼吸机就是危重病”的想法,从而引起焦虑和过大的心理压力。④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发音,导致交流障碍而产生焦虑、恐惧甚至抗拒的不良情绪。因此,针对以上常见问题提出相应心理干预措施,对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干预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改善患者及其家属情绪心理状况的关键一步。本研究发现,上机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和家属讲解呼吸机使用原理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上机成功率。交流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质量的有效性。原因可能:①对于初次上机的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可消除对呼吸机的恐惧和疑虑。引导患者放松精神,放松呼吸肌,可尽快达到人机同步,减少不必要的人机拮抗。②患者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心理安慰可有助于调节呼吸机参数,缓解患者在辅助通气时出现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信心和安全感。同时,使用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让患者与家属多做交流,使其感到亲人的陪伴,也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体现医院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措施。有报道称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原因中因护理干预不足而导致的失败率高达49%[5]。因此,在治疗前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治疗的目的和过程是十分重要的,这可以直接产生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正面效果,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泽芬, 陈绍会. 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护理问题分析与干预对策[J]. 重庆医学,2010,39(6):758-759.

    [2] 杨文平,孙明英,刘秀芹.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12):1009.

    [3] 王炳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6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