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2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2318032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张德和 汪勇军 方琪(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检测方法

    凝血功能采用法国STAGO公司STA-R 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检测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bg),全套试剂由该公司配套供应;血小板采用日本SYSMEX公司 XE-21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全套试剂由该公司配套供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结果显示,随着病情的加重,PT和APTT显著延长,Fbg浓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各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结果(x±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 < 0.05;与急性肝炎组比较,bP < 0.05;与慢性肝炎组比较,cP < 0.05;与重型肝炎组比较,dP < 0.05

    2.2 各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检测结果

    结果显示,随着病情的加重,PLT和PCT显著降低,MPC和PDW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疾病,病理上以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症反应为特点,其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平均发病率约为100/10万,即每年新发生的病毒性肝炎约120万例,如何判断患者病情的发展和预后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3]。为此,笔者对我院感染科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检测,为判断患者病情提供依据。

    肝脏是多种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场所,能合成和灭活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物质,在凝血抗凝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中起到调节作用[4]。当肝功能受损时,可发生凝血因子缺乏造成凝血时间延长及发生出血倾向[5]。其中PT测定能反映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的含量和凝血因子Ⅰ的活性,这些因子中任何一种缺乏均可引起PT延长。另外,病毒性肝炎患者随着肝细胞的损害和肝功能衰竭,血浆中纤溶酶活性增高,水解了大量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多个凝血因子,而且还消耗了大量的抗凝血因子。因此随着病情加重,病毒性肝炎患者APTT延长、Fbg含量明显下降。表1显示,随着病情的加重,PT、APTT显著延长,Fbg浓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凝血功能的异常程度与疾病的严重性密切相关。

    血小板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生成的巨核细胞,主要参与凝血机制。而PLT、PCT、MPV和PDW则是间接反映血小板功能的重要参数。其中MPV增高见于外周血血小板破坏过多所致,PDW增高表示血小板明显大小不均,反映血小板消耗增加和破坏过多[6,7]。因此,MPV和PDW可作为一种应激反应指标,间接反映肝功能。临床研究发现[2],病毒性肝炎患者受到肝炎病毒的长期感染,影响机体的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减弱、脾功能亢进,抑制巨核细胞增殖,表现为PLT数量减少。本研究对各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测定结果显示,随着病情的进展和加重,血小板PLT、PCT、MPV和PDW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即随着病情加重,PLT和PCT显著降低,MPV和PDW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因此,血小板的测定对判断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的进展和加重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检测能够间接反映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状态,有助于观察病毒性肝炎的病程进展程度,对评价肝脏损伤程度和对症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金根,李佳. 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9,20(5):46,65.

    [2] 陈丹霞,马洁,黎永新.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在各型肝病中的临床意义[J]. 现代医院, 2008,8(2):58-59.

    [3] 赵明明,章秋霞. 1500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分析[J]. 安徽医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6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