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6年第13期
编号:12873413
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3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符合介入治疗标准,无症状患者狭窄直径超过70%,有症状者狭窄在50%以上,或者虽然狭窄未超过50%,但是粥样斑块形成溃疡,或者形成夹层,发生内膜撕裂;大动脉炎稳定期局限性狭窄,肌纤维发育不良;支架成形术后的再狭窄,颈动脉内膜剥除术后再狭窄;颈部肿瘤压迫导致的狭窄,创伤性颈动脉狭窄或者夹层,急性动脉溶栓后的残余狭窄,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2周内新鲜梗塞,3个月内有颅内出血,高血压控制不理想,对阿司匹林、肝素、抗血小板药物禁忌,对造影剂过敏,有颅内出血病史,动脉完全闭塞,有易出血性疾病,导管经过的动脉迂曲、硬化,难以通过,术后30 d内预计要行其他外科手术,术前30 d有其他系统出血病史者,2周内有心肌梗死病史者,合并严重其他系统疾病者、痴呆患者、卒中患者、随访不足1年者的。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71例采用介入治疗为介入组,87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介入组 所有患者常规检查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