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意义(3)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是临床上常用的反映机体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功能的指標[10]。其中,凝血酶原时间(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敏感性指标,当体内缺乏Ⅱ、Ⅴ、Ⅶ、Ⅹ等先天性凝血因子时会导致PT延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是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最可靠的筛选指标,能够反映机体Ⅷ、Ⅺ、Ⅻ等凝血因子的表达水平。凝血酶时间(TT)是检测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所需的时间,检测是否存在抗凝物等情况。D-二聚体(D-D)是机体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的早期敏感指标,主要反映纤溶活性的强度。上述指标联合检测能够全面评估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系统、抗凝系统及纤溶系统的功能[11]。研究表明,在高凝状态下,孕妇体内的PT、INR、APTT和TT会不断减少[12-15],而D-D则会增加。本文研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体内PT、INR、APTT和TT较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而D-D的表达会增加,说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体内凝血功能发生了异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一种具有粘附功能的促凝糖蛋白,是血管内皮损伤的大分子糖蛋白特异性标志物,由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巨核细胞分泌合成并贮存于内皮细胞的棒管状小体(Weible-Palade body)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