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士材学派医家治疗肿瘤的用药规律(2)
[Key words] School of Shicai; Tumors; Data mining; Laws of drug use明末著名中医学家李中梓,不仅是医学大家,更是一代教育大家,其门人众多,留存著作颇丰[1],浙江中医药大学徐容斋先生[2]说:“士材学派影响所及,苏、浙间医风之盛,三百年来迄未稍衰。”其中李中梓及其门人治疗肿瘤的学术特色鲜明,关于肿瘤的病名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有“积”、“癥”、“肥气”、“伏梁”等记载,《金匮要略》提出的“癥”,基本与积是一致的,也是指实体肿瘤[3]。本文通过收集确有可据的士材学派医家辨治肿瘤的医案,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药物的频数、关联、聚类等数据结果,探讨士材学派医家治疗肿瘤的用药规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搜集士材学派历代医家留存著作中记录的肿瘤医案及我院中医科士材学派第十一代传人金庆江主任的临床医案,时间跨度较长,从明末清初至今,本次纳入69例医案,共计91诊次,包含《李中梓医学全书》、《医宗说约》、《脉诀汇辨》、《病机汇论》、《程敬通医案》、《评点马氏医案印机章》、《尤在泾医学全书》、《吴医汇案》、《春常在室医验录》等著作,涉及疾病诊断包含积聚(56例)、噎嗝(4例)、妇科肿瘤(6例)、前列腺肿瘤(3例)。
1.2纳入排除标准
医案纳入标准:①医案中包含“积”、“癥”、“肥气”、“伏梁”等主题词;②首诊信息完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