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204
编号:13508216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204
     [Key words] PICC; 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Risk factors; Diabetes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将导管的尖端防止在上腔静脉的下1/3处的中心静脉导管。贵要静脉是PICC插管的首选,其次为正中静脉,头静脉是第三选择[1-2]。PICC在临床应用广泛,尤其是对于输注刺激性药物,例如化疗药物的患者,可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4]。PICC还具有感染发生率低,较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危险性低,控制医疗风险,稳定性好,不易脱出等优点。上肢静脉血栓是PICC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者栓子脱落还会危及患者生命[5,6]。本文分析PICC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PICC的患者10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由我院具有PICC资格证的专业护士置管,在我院进行维护及治疗;留置导管>1个月;每2周行1次超声检查,观察是否有上肢血栓形成。排除标准: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PICC置管静脉有其他中心静脉通道者。1000例PICC患者有25例发生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5%。

    1.2 超聲上肢静脉血栓形成诊断

    患者穿刺后每2周行一次上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血管包括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静脉血栓形成声像图:管腔内见实性回声;静脉管腔不能压扁;血流信号充盈缺损;血流频谱失去相性改变;乏氏反应消失或减弱;挤压肢体远端血流增强消失或减弱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