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安全导刊》 > 201310
编号:13714375
山东省饮料质量状况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日 《食品安全导刊》 201310
    

    4 建议与对策

    针对山东省饮料行业实际发展状况和监督检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加强对全省饮料行业的监管

    加强监管力度不是空话、套话,需要真正落到实处。山东省对饮料的监管一直保持了较大力度,整个饮料行业的质量安全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但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品,饮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山东饮料监督检验结果分析,发现其质量状况仍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全省饮料行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的监管力度。小型饮料生产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受利益驱动采用劣质原料或放松质量控制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事实也证明小型企业产品的合格率低于大中型企业,因此有必要对其加强监管,并进行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检测技术或质量控制方面的指导或帮助。

    4.2 推进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

    山东省饮料市场被几大全国知名品牌和地方品牌把控,但部分地区的中小企业仍然占有相当一部分市场,全省饮料产业的集约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在三次监督检验中因企业停产、季节性生产等原因导致抽查率不足70%,也说明很多企业(多为小型企业)运行状况并不正常,可以尝试对其进行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这将有效提高其质量安全状况,啤酒行业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例证。

    4.3 加强惩处力度,改善监管形式

    有些食品企业的产品有多次不合格情况,虽然经过整改处理,整改后也达到了相关标准要求,但后续的抽检中再次出现质量问题,说明这些企业可能存在人为放松质量控制、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情况,对待此类问题企业应该依法从严从重惩处,加大其违法成本,增加对不重视食品安全、心存侥幸的不良食品企业的威慑力。

    另外,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仍以政府为主,对社会力量应用不足,除媒体力量外,还应重视群众和其他社会团体的监督力量;以往的食品监管多是强调终端监管,灵活性、主动性不足,需改善监管模式,应将以终产品监管为主逐渐向以对原料及生产加工过程的监管为主,重视风险因素的提前预警,在问题可能爆发前及时发现、预防、采取措施,这是国际通用的办法,也是我国相关部门正积极努力的方向。, http://www.100md.com(明双喜 于艳艳)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