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84
编号:13592870
新型造模法制备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4
     本实验中A、B、C、D四组均能有效降低大鼠小肠推进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A、B组对大鼠小肠推进率降低的影响不及C、D组,C、D组降低胃排空率效果明显,而A、B组不明显。通过对大鼠的胃排空率检测与行为状态学观察发现,在所有实验组中,C组对大鼠胃排空率以及小肠推进率影响最大,其一般状态也更接近于FD的临床特征。实验结果证明,C组复合组作为本实验创新的造模方法,该法不但能够有效造出FD模型,并且具有一定优势。高脂与大黄的组合不仅实现了多种致病因素的结合,还有效地实现了中西医的有机结合,与夹尾组相比,减少了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降低了大鼠死亡率,实验过程中该组无大鼠死亡;与其他各组相比,该组多种单一因素的结合与该病临床发病机制更为切合。但本实验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实验中对FD模型大鼠胃收缩频率、胃内压、胃电图以及其它胃肠激素的影响均未涉及,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认为实验造模方法更侧重于造成大鼠脾虚证,对大鼠肝郁证却有所忽略;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生理因素作为其主要因素值得深究,但心理因素对该病也有着了不可忽略的影响。临床实践发现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