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84
编号:13592890
基于数据挖掘的许华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用药规律探讨(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4
     从临床表现频次累积结果可以发现:(1)结果中有不少阴性临床表现和体征,说明在HSP病程中,患儿存在“无临床表现”的状态;(2)咽喉的阳性临床表现与阴性临床表现出现164次,许华教授认同“咽为胃之关,喉为肺之门”的观点,肺胃的虚实寒热往往能够反映于患儿的咽喉之上。许华教授认为患儿咽喉充血红肿,多为肺胃热盛;舌苔厚往往反映患儿脾失健运,湿浊内阻,此时湿易从热化,治疗当以“清”为主,切不可滥投补剂;(3)尿常规能够直接判断患儿是否出现了肾损害,故许华教授非常重视该项检验报告,对于无肾损害的患儿停药后观察3个月,有肾损害的停药后观察至少半年以上;(4)咽喉临床表现阳性、发热、咳嗽、流涕等肺系临床表现在HSP患儿中出现最多,提示HSP初起多以风邪为主;结合舌质红苔厚,许教授认为HSP患儿病机特点多为风湿热瘀合邪为患,尤其是风邪与湿、热胶着,往往导致病情反复,缠绵难愈。许教授反复强调,外邪未尽之前,当以驱邪为要,切忌过早进补,以免留邪。这与许教授主张的“HSP发病必与外邪相关”的辨证思想相符[11];(5)过敏性紫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但在本研究的临床表现统计结果当中其频次较少,纠其原因在于,过敏性紫癜患儿皮肤紫癜的发生大都具有一定的诱因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