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93
编号:13561009
基于魂魄理论辨治神经系统心身疾病(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3
     1.2 神经系统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

    神经系统心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阳性症状,也有阴性症状。考察神经系统心身疾病的病因,有躯体病变因素引起者,有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者。如:(1)情志过极。《灵枢·本神》指出:“肝悲哀动中则伤魂,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道德经》说:“喜怒亡魂,卒惊伤魄。”(2)不良情绪。如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难过、不快、忧郁等不良情绪刺激,神动于心,则五脏之神皆应之。社会因素也可导致不良情绪。尝贵后贱,屈辱抑郁,洒洒然时惊,形体日减,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忧愁思虑,愤恨悲哀,神倦肌瘦,名曰失精。(3)神志疲劳。精念存想,情溢神越。急性疲劳或者慢性疲劳积累,罢极之本肝藏损伤则魂病,有形之精气损伤则魄病。各种因素引起的慢性脑损伤者,均以脑髓受损、神机失用为特征[10]。(4)神志衰弱。《医宗必读》恐的病机:“魂失养,故交睫即靥。”魂神失养,恶梦夜惊,恐怯惶慌;魄神失养,魄无所附则藏躁,神衰失用则卑惵。(5)神志扰动。脏腑受邪扰动,神志紊乱。语无伦次、幻想、幻视、幻听、定向力丧失、躁动不安等。或意识模糊,乃至昏迷。(6)神志不全。先天遗传缺陷、孕妇服药、感染等,导致精神心理发育不良,或者躯体症状障碍的差别易感性。先天精气逆乱,后天躯体疾病或神志疾病者,《内经》称为胎病,《类经》称为胎里疾。

    脑髓元神(魂、魄)-脏腑神(魂、神、魄、意、志)-诸体神的神机通路某个关节点或者多个部位发生病变,形成神经系统心身疾病形神同病的病机特点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