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93
编号:13561024
王寅教授针刺治疗失眠经验总结(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3
     王教授亦认为,治病离不开治气,治气又首当调气,调气则首当调理气机[8]。失眠病因复杂,总因虚实夹杂,为本虚标实之证。无论何种病因,不外乎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因此,总则以疏导气机为主。在调理气机的基础上,王教授常结合脏腑辨证,辅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消食和胃、清化痰热、活血通络等法。

    2 取穴经验

    王教授依据中医传统经络学说,并且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在治疗失眠时常从整体着手,主张突出循经取穴、精气神取穴、阴阳相协取穴的原则,主张利用“三才配穴”。王教授认为在“天”部取头皮针胃区,可和胃降气、镇惊安神;在“人”部采用经验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线旁开四寸、脐下三寸处)透刺,透刺时以芒针向耻骨联合方向透刺三寸,可健脾和胃,兼以补肾以理气安神;在“地”部则取胃之下合穴足三里,以补气和胃,同时应“治腑者,取之合”之意。

    王教授在进行选穴时常着眼于特定穴,尤其是善于使用募穴,募穴位于人体的胸腹部,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既募集脏腑之正气,同时也募集了脏腑之邪气。因此在治疗时既可以通过募穴调节脏腑功能,又是泻脏腑之邪气的重要通路。元代著名的医学家滑伯仁曾写道: “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交应”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