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94
编号:13556775
治病当疏达膜府(4)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4
     阴虚感邪佐甘淡甘寒之玉竹、沙参、麦冬、芦根、梨皮、西瓜皮、甘蔗汁、天花粉、生地黄等,以滋阴资汗,方如葳蕤汤、加减葳蕤汤。气虚感邪佐人参、党参之类,以益气助运,方如人参败毒散、参苏饮、活人败毒散。阳虚寒束佐附子、人参、桂枝之类,以温阳化气、鼓舞正气,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气机郁滞配柴胡、桔梗、厚朴、杏仁、苏梗、藿梗、枳壳、瓜蒌、丹参、川芎等,以条达膜络气血。

    3.1.2 病在筋骨佐以开腠通络 筋骨肢节病病因病机不外乎三类:一是外感邪气,壅滞筋骨肢节,营卫不和所致,如痹病、骨疽。《灵枢》云:“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留而不去,传舍于俞,在俞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百病始生》)。“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藏不为伤,故命曰癰”(《热癰》)。《济生方·痹》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二是因藏腑失调,气血不足导致筋骨肢节失养,或痰湿浊气流注所致,如骨痿、筋痿、痛风。《丹溪心法》论痛风云:“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三是跌扑损伤所致,如骨折、脱位等。膜府系统通行元气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