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94
编号:13556789
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 损伤后ES蛋白表达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4
     〔Keywords〕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acupuncture; Dazhui (DU14); Baihui (GV20); Renzhong (GV26); endothelial inhibition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又名脑梗死,本病多由脑动脉血管严重的狭窄、痉挛或完全阻塞导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在一定时间内,脑梗死区域获得再次的血液灌流时,组织损伤非但没有减轻或恢复反而进行性加重,这种现象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CIRI)[1]。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缺血半暗区神经生长抑制因子表达明显上升,如内皮抑素(endostatin, ES)。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穴位组ES蛋白磷酸化显著下调至4%[2-5],同时文献显示:ES是一种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6],是最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之一,可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和生长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