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94
编号:13556515
虎潜丸加减方治疗肾阴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性疼痛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门诊确诊为肾阴虚型POP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66例。观察组70例中男25例,女45例,年龄63~82(68.58±5.4)岁,病程1~12(4.2±1.3)年;对照组66例中男26例,女40例,年龄61~80(66.74±4.9)岁,病程1~10(4.5±1.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7],借助骨密度仪对骨密度进行检测,将患者的骨密度值与当地同性别同年龄段人群的骨密度峰值对比,骨密度值减少量>25%,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骨痿和肾阴虚证[8]。中医辨证为肾阴虚证,主症:腰背酸痛,或全身骨痛,下肢无力或伴腿脚抽筋,手足麻木,五心烦热;次症:口咽干燥,形体消瘦,潮热盗汗,骨蒸发热,午后颧红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