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910
编号:13531480
国医大师刘祖贻运用温阳活血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10
     2.2 活血通络为助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曰:“偏枯拘急痿弱之类……气非血不化,凡血中无气,则病为纵缓废弛,故筋缓者……当责其无血。”可见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筋脉失养,致使中风后偏瘫、肢体痿废等症。人体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中,有十一条经络上循于头,《难经·四十七难》曰:“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阳脉皆上至头耳。”如若络脉瘀阻,使得脑络血脉受阻,脑神不宁。故在中风后遗症的调摄中,灵活运用活血通络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2.3 温阳活血为用

    中风后遗症常见的症状有偏瘫(偏风、偏枯)、口眼歪斜(口僻、口■)、语言不利(风喑、风哑)、吞咽困难(风噎)、肢体麻木(中风偏麻)、癫痫样抽搐发作(风癫、风痉)、记忆障碍等等。其中偏瘫乃中风后遗症最常见的症状。中医认为风痰流窜经络,血脉痹阻,经络不畅,气不能行,血不能濡,致使肢体瘫痪。临床上常见中风后偏侧患肢肢体不温,麻木肿胀等症状,刘老师认为此为阳虚不摄,寒凝于外的表现。阳失温煦,虚寒内生,津液不化,水湿停留,浸淫筋脉,筋脉失养,故见肢体肿胀,筋脉挛急。刘老师在治疗上常加用淫羊藿、枸杞子、巴戟天之品温补肾阳,加用黄芪补气,可推动阳气进一步宣发运化,阳气得温,肾精得煦,肾阳得生,津液得化,筋脉得舒,效果甚佳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