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910
编号:13531562
谭新华教授从阴阳论治男性不育症经验浅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10
     2 细察病因,谨守病机

    中医古籍中对男性不育症病因病机亦有相关论述,《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曰:“男子脉浮弱而濇,为无子,精气清冷。”认为本病属虚劳之证,肾阳偏衰不能温煦,精失温养,故阴不能成形。先天肾精有肾阴与肾阳之分,若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虚劳病萎之后,均可造成肾阴阳失调,从而导致不育症。《医述·求嗣》如是述:“湿多则精不纯”,“气郁者,肝气抑塞,则怀抱忧愁,何能种玉蓝田、毓麟兰室?”,湿为阴邪,重浊趋下,易袭阴位,临床多见寒湿,亦可湿郁化热转化为湿热,湿邪易阻碍气机,困遏脾阳,脾阳亏虚,后天运化失常,则肾先天之精难续,故致不育;郁者情致不舒也,肝郁气机不畅,则失疏泄,即筋脉瘀阻,致肾精不能充养,阴器失用,此类病机不育者往往会合并性功能障碍一同出现。《素问·天元纪大论》言:“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相安位,心阳盛则命火旺,若心肾阴阳失衡,则水火不济,精亏神逸;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言:“种子者贵乎肾水之充足,尤贵乎心火之安宁,乃今之艰嗣者,皆责乎肾水之不足,而不咎乎心火之不宁,何也?肾精之妄泄,由乎心火所逼而然,盖心为君火,肾为相火,而相火奉行君火之命令焉,是以无子者,虽病在肾,而责本在于心”。肾水应上济于心火,心火宜下交于肾水,如此则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神安宁,肾精宁谧,施泄有时,才能种子毓麟[6]。

    谭教授遍阅名医古籍,总结医家经验,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中医学角度将不育症病因病机高度概括为“阴阳失衡、脾肾虚衰、五脏失调”。《诸病源候论·妊娠候》曰:“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此是气血和调,阳施阴化也。”谭老师认为阴阳平衡,气血乃调,则阳化气阴成形,人体之阴阳是物质变化的先决条件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