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203
编号:13501466
从“寒湿伏燥”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病因病机(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3
     从其临床表现的变化,也可以肯定该病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其病程演进也非火热之邪那样发展迅速,其潜伏期长,感染平均潜伏期为5.2 d(95%置信区间为4.1至7.0),95%分布点为12.5 d。进展也具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至虚的特点。

    6 正气与毒邪博弈

    “疫病”或“瘟疫”的发生发展取决机体免疫系统(正气)与外感疫邪(毒邪)之间的博弈结果。新冠肺炎临床治疗阶段的各期表现与机体感受毒邪深浅及其肺卫功能正常与否密切有关。初期(寒湿郁肺、燥伤肺阴)由于寒湿疫邪初起,邪在卫分,湿邪与燥邪犯表,可不出现明显发热,因湿邪发热特点为“身热不扬”,因此,有恶寒发热或无热之临床表现。也因伏燥伤肺则干咳,肺气失宣则胸闷,因此,有干咳、咽干等临床表现,同时,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湿土之脏,寒湿之邪最易侵犯脾胃,故亦多见胸脘痞闷、恶心纳差、便溏、舌苔白腻等里湿证候。中期(疫毒闭肺,肺燥津亏)由于寒湿疫邪进入气分,湿邪久郁而化热,煎灼津液,其病邪由寒湿化为湿热或湿毒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