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203
编号:13501111
中医从肺疫论治传染性肺炎的思路(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3
     2 病因分寒湿毒邪与温热毒邪

    中国古人在天人合一觀指导下,取象类比,将气候变化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风的本质是大气流动,大气由多种气体和液态物及微细颗粒物组成,大气对流层对地表气候、生物、物候影响最大。地表温度源于太阳能,温度升高则气态物、液态物,尤其是水蒸气则受热膨胀上升,低温空气横向流入,上升后的空气又因高空温度低而逐渐冷却收缩降落。月球的运转因引力使大气与海洋发生潮式反应,海面空气补充陆地空气上升后形成的空气空间;海面温度低则空气收缩和因补充地面空气而形成空气空间,陆地上升的空气冷却收缩降落又可补充海面空气空间。这种大气流动即是风。同时,太阳辐射可蒸发陆地表面与海洋之水,影响空气湿度。中国古人仰观天道,俯瞰地理,中察万物,以太阳、地球、月球为宇宙空间三维参照坐标,以木火土金水五个星球运动和大气变化为参照指标,将气象气候变化概括为木火土金水五运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以太阳为阳、月球为阴,将太阳、月球的运动变化及对气候的影响进行概括,以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为标气,风寒暑湿燥火为本气,三阴三阳配对的为彼此互见的中气,建立起五运六气模型,以预测自然界气象气候变化和外感病发病规律,尤其是传染病发病规律与特征。

    六气之中,寒热即大气温度的高低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