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203
编号:13501395
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庆国教授治疗口渴症的证-药分析研究(4)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3
     3.2.4 配伍药对,辨证为王 口渴症辨证属气分实热证者,王教授常以石膏、知母为对,寓白虎汤之意,清泻阳明气分之实热,使邪热去,则渴自解,若邪热较甚,见汗大出、饮水而烦渴不解者,则以石膏、人参药对清补兼施,奏清热益气生津之功。王教授认为人参可谓止渴之圣药,对于气分之实证与气分虚证药效俱佳,诚如《寿世保元》载:“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荣养卫”[14];气分虚证者,乃气不生津而渴,王教授亦常以人参、白术或人参、黄芪为伍补益中气或人参、附子相合助阳化气以生津液;水分实证常取法张仲景治痰饮病的思想,《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5]44,因此,王教授强调渴症切不可单纯以清凉养阴为治,当用温药者,还须果断投之,对于水气内停之水分实证,常选茯苓、桂枝通阳利水或茯苓、白术温化水饮或附子、白术温阳化气利水;水分虚证以在上之肺胃阴津不足为主者,用葛根、天花粉药对滋养肺胃之阴,中焦胃阴不足则以玉竹、沙参药对配伍为常用,以下焦肝肾阴虚为主者,则注重酸甘化阴,多以五味子、生地黄酸甘相配养阴柔肝补肾;血分证见口渴症者以辨证属血热或血瘀者居多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