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12
编号:13773445
血液透析室肝炎病毒感染的控制管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5日 《中外医疗》 20112
血液透析病毒性肝炎感染管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原因及管理对策。方法检测149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抗-HCVIgG及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结果除原有HBV抗原阳性5例,HCV抗体阳性4例,HBeAg、HBcAb阳性4例外,无新发病例出现。结论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对策,包括筛选和隔离病人,设肝炎病人专用透析室和透析机,一次性使用物品、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危险的认知,能有效地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关键词】 血液透析病毒性肝炎感染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512.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1(b)-0063-02

    血液透析疗法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透析患者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肝炎病毒的感染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关注,血行传播是病毒性肝炎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有研究[1]报道,血液透析患者丙肝感染率高达15.5%,随着年限延长,发病率提高;据2004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大约已有3.5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而在我国,HBV感染问题已经备受重视。尽管大多数HBV感染者不会发展为具有临床意义的肝脏疾病,仍有15%~40%的患者最终发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肝细胞癌等严重的并发症[2]。在肾病领域,由于肾衰竭而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发生HBV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更高,严重影响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我国部分血液透析中心报道乙肝发病率为27.1%~55.6%,其原因与我国人群中HBV感染率高、部分血液透析中心对血液透析室肝炎病毒传播的重视不够、防范不力有关[3]。因此,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HBV、HCV感染是目前血液透析领域关注的焦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