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116
编号:13767195
“勤求古训,博采创新”治疗颈椎综合征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5日 《中外医疗》 201116
     【摘要】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配伍,结合现代医学,继承祖传医技及方药,研究和创建保守治疗颈椎综合征的理论体系及治疗方案。

    【关键词】 中医辨证理论祖传医技方药颈椎综合征创建理论体系治疗方案

    【中图分类号】 R27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6(a)-0130-01

    罗翔军承传祖技,经过20年临床刻苦探究,以“勤求古训,博采创新”为宗旨,运用独特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在创立了关于腰间盘突出症此类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法后,又对脊椎相关疾病颈椎 综合征进行研究。在治疗方法上自创罗氏“七星针”及“二步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用药上创新和改进承传之家方——“颈愈散”,并更名为罗氏“鱼葛散”。中医中药,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之瑰宝,继承与发扬是每个国人之责任。在经历了大量临床实践和总结后,对此病的认识及独特的传统治疗经验整理成案。
, http://www.100md.com
    1临床分析

    颈椎综合征简称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性,周围骨质,小关节及软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组织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病症。本病大多为多发,同时累及2个以上椎间盘,以C5~6椎间盘为最多见,C6~7及C4~5次之。因受累部位不同,受压迫组织及压迫程度各异,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常见眩晕,猝倒,颈肩疼痛,上肢麻木,肌肉无力,中老年人多见。本病起病缓慢,大多数人认为与颈部慢性长期反复劳损,头、颈部外伤(颈椎或椎间盘损伤),颈椎或颈椎间盘慢性退行性变,炎症(尤其是咽喉部炎症)及畸形等诸多因素有关。颈部因其部位特殊。上擎头颅,下连躯体为头与躯体唯一之枢纽,故病变时多应引起重视。

    2病因病机

    颈椎病一名,中国传统医学并无此种记载,因其是按西医解剖学命名。但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颈椎病属中医“项强”,“眩晕”,“头痛”,“痹症”,“项筋急”,“项肩痛”,范畴。罗氏治疗颈椎病大多将其归入临床,以中医辨证为主,结合辨病,遵古而不泥古,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特色,多取良效。本病的病因病机概括为:肝、脾、肾三脏亏虚为本,风、湿、寒、痰、瘀等邪实阻滞经络为标。内因多是人到中年肝肾亏虚,亦或久病伤肾,或强劳伤肾,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气血失于循行,筋脉失于润养。外因则为劳损,外伤,久居寒湿之地,外邪侵袭,肉骨损伤。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凡颈项强痛,肝肾膀胱病也,三经受风寒湿邪也。”(附注)罗氏认为审病求因此为常法,然病之所成不除内外。治疗之时择其因果随证治之。
, 百拇医药
    3辨证论治

    罗氏根据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将其分为痹痛证,痿软证,眩晕证,瘀滞证等进行辨证用药。在治法上罗氏以“二步法”准绳即针药并用,相辅相承。(1)痹痛证:以颈、肩、酸楚活动不利,上肢窜痛麻木为主症。伴有颈部僵硬,此为风寒湿痹客于太阳膀胱之经输,治以“罗氏鱼葛散”加味,此方标本兼顾,方中重用鱼鳔(炮制)以补肾益精,壮督,柔筋止痛,辅以制川乌,独活,地龙,威灵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在此证中葛根用量略减,加味,乳香,没药,透骨草,蕲蛇加强通痹止痛之功效。(2)痿软证:肢体机肉萎缩,四肢乏力,握物无力。此为病证日久,肝肾亏虚,精亏血少,肌失濡养。治以罗氏“乾坤散”方中,以紫河车,生地,熟地,杜仲,川断,枸杞子,菟丝子,当归,黄芪,白芍,茯苓,白术,为基方加味,以补益肝肾,调其气血。(3)眩晕证:以发作性眩晕,头痛,头晕,如坐舟车,伴有恶心欲吐,冷汗渗渗。以罗氏“定眩散”为主方加味,方中重用五味子,葛根,红花,天麻,木瓜,人参。若面色苍白,心悸气短,气血亏虚者辅“乾坤散”。若头晕头痛,呕恶痰涎,脉弦滑者,辅以半夏,菖蒲,茯苓,健脾化湿,豁痰开窍。(4)瘀滞证:症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有定处,伴头痛,肢体麻木者,此为瘀血日久非血肉有形之品不能祛除。故每遇此患多给予罗氏“五虫丸”辅以,乳香,没药,活血定痛,土鳖虫破血逐瘀,丹参活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等。共奏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效。
, 百拇医药
    4治法方药

    罗氏治疗二步法。第一步:内冶法。即中药内服法,上文已述。第二步:外治法。(1)手法:即指推点按法。沉肩,垂肘,悬腕,屈曲肘关节45°,以大拇指指腹为着力点。嘱患者端坐,头颈部略前倾,辅手抵住其前额以固定,辅以“中华神药水”以颈椎突出节段,棘上,棘间,棘旁及压痛点为基点,下压,紧推慢移,以患者忍耐不住发出尖叫为极点,使局部肌肉微微发肿为度,停止操作。每7日1疗程,日行1次。作用机理:以痛为输,强刺激以疏通经络,缓急止痛,人为造成局部微肿,增加自身血流速度,加强患部新陈代谢及炎症(无菌性)的吸收。再(1)运用手法帮助促使髓核还纳。(附注):运用此法,应注意:患者年迈体弱,手法易轻,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史及骨质疏松,广泛椎体增生及椎体滑脱者应当慎用或禁用。(2)针刺辅药物渗透:取4根1寸毫针,针刺颈夹脊,左右各2根,喷“中华神药水”少许,以投火法将小号火罐置于毫针之外,将4针包绕其中,此法取针罐之妙为中华医学之佳作。作用机理:火罐之作用使腠理(皮肤)开,皮肤毛孔散大,使药液能透过皮肤渗入患处,发挥疏通经络,止痛,消肿之药用。(3)在运用上法后,出针后仍施指推点按法收尾,日1次,7日为一疗程。(4)罗氏每每遇颈患患者,无论症状如何均施以“七星针”(上文已述)加减,其目的改善睡眠及患者脑血供,缓解症状,树立克疾之心。(5)上肢症状以3寸毫针常规取穴即可。(6)综合治疗及护理。施术后嘱患平卧休息,局部防寒保暖,减轻负重,辅以功能锻炼及心理疏导。

    5结语

    “勤求古训,博采创新”承传医技,造福于人。然漫漫医学路,学无止境。因临床经验有限,难免纰漏,望医界同仁给予批评指点,以求共勉。

    【收稿日期】 2011-03-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