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我科对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情况,力图整理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比较好的方案。方法对82例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Ⅱ)治疗,早晚饭后1片/次,2次/d(每片20mg)。跟踪6个月,分别于治疗之前,治疗后3、8、16周及半年检查血压变化、相关理化检查、肝肾功能检查。期间除要求病人按时服药外还要求其生活规律、饮食合理,避免对疾病的治疗产生负面作用。结果68例患者在用药6个月后血压及冠心病的发生率较之前出现明显下降心功能明显好转,其余患者心绞痛症状有所缓解。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Ⅱ)对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有很好的疗效,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主张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此外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对该病的治疗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硝苯地平缓释片(Ⅱ)
【中图分类号】 R5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6(a)-0095-01
, 百拇医药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该病多由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引起,其中高血压更是引发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必须引起充分重视。本文针对高血压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之间来我院就诊并被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82例。其中血压诊断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平静时3次量血压SBP≥140mmHg,DBP≥90mmHg。男48例,女34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4岁。有心绞痛76例,心肌梗死37例,慢性心力衰竭23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5例。
2治疗过程
对全部82例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Ⅱ)治疗,每天2次,1次1片(每片20mg)。治疗后3周,有50例患者血压明显下降,达到正常血压范围,占60.9%;18例有效降压,占22.0%;无效14例,占17.1%。总有效率为82.9%。对14例药物无效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划分心功能等级。发现1支冠状动脉病变者5例,2支及以上病变者9例。心功能3级9例,4级5例。结合患者的血压高低,决定对其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3讨论
长期高血压是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会造成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硬化,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的2倍。如长期得不到治疗,其中50%会死于冠心病,同时与血压升高的程度成正相关,而血压正常者患冠心病的死亡率仅为0.31%。一般50%以上的男性与75%的女性冠心病患者都会合并高血压,且透壁性心肌梗死患者之中也有60%以上有高血压病史。
通过随访发现,由于高血压而造成的冠心病死亡患者中,收缩压为收缩压为120~139mmHg的占31.6%,140~159mmHg的占42.9%,≥160mmHg者只占24.1%。这是由于人群中血压水平在前2组范围的居多,而收缩压≥160mmHg者,虽然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很高,但在人群中居少数。由此可见,血压“正常偏高”及1级高血压对冠心病发病有重要意义。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及运动量的减少,高血压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已成为中老年的常见疾病之一,且老年人占的比例较大。在该病的治疗中,降压应当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表明硝苯地平缓释片(Ⅱ)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前提下可进行手术治疗,疗效令人满意。
, http://www.100md.com
高血压已被公认为是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1]。其致病机制为动脉血管内压力增高,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脂质沉淀、积累,内膜逐渐纤维化,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本身对左心室重塑和心功能有明显影响,可致心肌血管的改变(扩张或迂曲延长),导致缺血、营养障碍[2]。在治疗术后影响心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具有独立预测临床疗效的功能,因此,在临床上应重视对高血压的早期防治。
此外,健康的生活习惯对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下面对此总结几点。
(1)合理饮食,不偏食。少吃或不吃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注意控制体重的增加。
(2)生活要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情绪的大起大落[3]。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切不可过量,运动过程中感觉身体有异常的时候应立即停止去休息。
, 百拇医药
(3)多喝茶,特别是茶多酚含量较高的茶,如绿茶等。研究表明茶多酚中的儿茶素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具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的作用[4]。
(4)戒烟,不酗酒。烟中含有尼古丁,会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酗酒更容易使血压升高。
参考文献
[1]朱红,王汐.左心室肥厚及其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03,18:151~152.
[2]孟秀珍,张可超.高血压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10):787.
[3]石应康.胸心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98.
[4]马志毅,孙宁玲.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126.
【收稿日期】 2011-02-12, 百拇医药(曹华德)
【关键词】 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硝苯地平缓释片(Ⅱ)
【中图分类号】 R5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6(a)-0095-01
, 百拇医药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该病多由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引起,其中高血压更是引发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必须引起充分重视。本文针对高血压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之间来我院就诊并被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82例。其中血压诊断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平静时3次量血压SBP≥140mmHg,DBP≥90mmHg。男48例,女34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4岁。有心绞痛76例,心肌梗死37例,慢性心力衰竭23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5例。
2治疗过程
对全部82例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Ⅱ)治疗,每天2次,1次1片(每片20mg)。治疗后3周,有50例患者血压明显下降,达到正常血压范围,占60.9%;18例有效降压,占22.0%;无效14例,占17.1%。总有效率为82.9%。对14例药物无效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划分心功能等级。发现1支冠状动脉病变者5例,2支及以上病变者9例。心功能3级9例,4级5例。结合患者的血压高低,决定对其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3讨论
长期高血压是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会造成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硬化,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的2倍。如长期得不到治疗,其中50%会死于冠心病,同时与血压升高的程度成正相关,而血压正常者患冠心病的死亡率仅为0.31%。一般50%以上的男性与75%的女性冠心病患者都会合并高血压,且透壁性心肌梗死患者之中也有60%以上有高血压病史。
通过随访发现,由于高血压而造成的冠心病死亡患者中,收缩压为收缩压为120~139mmHg的占31.6%,140~159mmHg的占42.9%,≥160mmHg者只占24.1%。这是由于人群中血压水平在前2组范围的居多,而收缩压≥160mmHg者,虽然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很高,但在人群中居少数。由此可见,血压“正常偏高”及1级高血压对冠心病发病有重要意义。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及运动量的减少,高血压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已成为中老年的常见疾病之一,且老年人占的比例较大。在该病的治疗中,降压应当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表明硝苯地平缓释片(Ⅱ)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前提下可进行手术治疗,疗效令人满意。
, http://www.100md.com
高血压已被公认为是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1]。其致病机制为动脉血管内压力增高,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脂质沉淀、积累,内膜逐渐纤维化,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本身对左心室重塑和心功能有明显影响,可致心肌血管的改变(扩张或迂曲延长),导致缺血、营养障碍[2]。在治疗术后影响心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具有独立预测临床疗效的功能,因此,在临床上应重视对高血压的早期防治。
此外,健康的生活习惯对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下面对此总结几点。
(1)合理饮食,不偏食。少吃或不吃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注意控制体重的增加。
(2)生活要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情绪的大起大落[3]。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切不可过量,运动过程中感觉身体有异常的时候应立即停止去休息。
, 百拇医药
(3)多喝茶,特别是茶多酚含量较高的茶,如绿茶等。研究表明茶多酚中的儿茶素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具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的作用[4]。
(4)戒烟,不酗酒。烟中含有尼古丁,会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酗酒更容易使血压升高。
参考文献
[1]朱红,王汐.左心室肥厚及其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03,18:151~152.
[2]孟秀珍,张可超.高血压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10):787.
[3]石应康.胸心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98.
[4]马志毅,孙宁玲.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126.
【收稿日期】 2011-02-12, 百拇医药(曹华德)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脏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