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肠梗阻
编号:13766283
38例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25日 《中外医疗》 201118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38例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中,经保守治疗痊愈34例(89.5%),4例手术治疗后痊愈。平均住院时间l0.2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2周内,准确诊断,系统化保守治疗是其诊治关键,胃外营养及生长抑素的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关键词】 肠梗阻术后保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5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6(c)-0094-01

    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是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一种动力性及机械性并存的肠梗阻[1]。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发生于腹部手术后1~。202周,如处理不当会引起肠瘘、短肠综合征、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我院共收治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8例,经保守治疗后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8例,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1岁。均符合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2]。其中腹胀38例,停止排气、排便36例,腹痛31例,呕吐20例。症状出现时间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6~26d,平均8.4d。全组腹部x线摄片检查,均有明显肠腔内积气,不同程度肠管扩张,液气平面;CT检查提示肠壁水肿增厚、肠管扩张、肠腔积液、积气、渗出。原发病及手术方式: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10例,胆囊切除术4例,胃癌根治术5例,结直肠癌根治术8例。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松解术3例,小肠部分切除术2例,脾破裂修补术1例,既往有手术史者6例,其中2次手术以上3例。

    1.2治疗方法

    全组早期采取保守治疗,包括持续胃肠减压、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生长抑素、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甲硝唑或替硝唑。保守治疗期间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或保守治疗4周无效者予以手术治疗,本组共4例,行肠粘连松解术3例,部分小肠切除1例。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38例患者中,经保守治疗痊愈34例(89.5%),其中治愈时间在第l周内8例(23.5%),第2周内13例(38.2%),第3周内8例(23.5%),第4周内5例(14.8%),平均住院时间l0.2d。4例手术治疗后痊愈。

    3讨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的概念于1995年由黎介寿院士首次提出[3],它是腹部手术后一种非常值得重视的早期并发症,是由于外伤或手术创伤及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广泛水肿以及炎性渗出,形成机械性和动力性并存的粘连性肠梗阻现象。腹腔内炎症是指无菌性炎症,如腹腔内积血、积液或其它能够导致腹腔内无菌性炎症物质的残留。手术创伤包括肠管粘连的广泛分离、长时间的肠管暴露以及手术操作造成的肠管损伤。另外交感输入的抑制效应,激素、神经递质和其它介质的释放,炎性反应,麻醉和止痛药作用等也参与了早期炎性肠梗的形成。文献报道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胞质分裂和其它炎性介质反应引起肠壁充血水肿、纤维蛋白渗出,导致肠动力障碍、肠粘连,是造成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理基础。
, http://www.100md.com
    但由于腹腔内广泛粘连,且多为肠管间粘连,故较少发生肠绞窄。其主要临床特点是:(1)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常发生在术后2周内,一般不超过4周[4]。(2)术后肠蠕动曾经一度恢复,并有排气排便,但进食后即出现梗阻症状,且逐渐加重。(3)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4)腹部呈对称性膨隆,其程度不如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严重,很少有肠型或蠕动波,肠鸣音大多数减弱或消失。(5)肠梗阻症状、体征十分典型,部分患者有少量肛门排气,但无高热,亦较少发生肠绞窄。(6)非手术治疗者绝大多数有效。

    由于EPISB0患者大部分是腹腔内广泛炎症导致的肠梗阻,造成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性不大,而且随着粘连的吸收和消退,病变很有可能自愈,因此应以保守治疗为主。不应急于通过手术的方式解除梗阻。同时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以营养支持+生长抑素为主。肠外营养在提供患者热量及氮量的同时,也可部分地抑制消化液的分泌。生长抑素具有抑制胃肠道激素释放及消化液分泌的作用。两者在治疗上起到协同作用,有效降低肠腔内压力,从而减轻肠腔内消化液大量积聚导致的肠管扩张和缺血性改变,维护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从而使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
, 百拇医药
    很多情况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手术操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护肠管,避免钝性分离,减少肠管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和暴露面积。手术结束后,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清除其中的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异物和坏死组织。对术后很早出现的排气症状应慎重对待,延长禁食时间,同时应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56.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479.

    [3]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7):387~391.

    [4]杨建光,赵宇,于作夫,等.老年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6):1638~1640.

    【收稿日期】 2011-01-03, 百拇医药(袁建保 张波 全彬)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