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肠梗阻
编号:13764754
多层螺旋CT碘水造影对肠梗阻的检查和诊断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5日 《中外医疗》 201121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碘水造影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恢复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25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碘水造影诊断,并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多层螺旋CT碘水造影诊断的准确性。结果2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16例为非癌性粘连,9例癌性粘连中5例CT发现清楚梗阻移行处或周围网膜,2例提示癌灶复发或淋巴结转移。采用CT诊断的总准确率为92.0%(23/35)。结论多层螺旋CT可较为全面地评价粘连性肠梗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碘水造影粘连性肠梗阻

    【中图分类号】 R4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7(c)-0181-02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不仅引起肠壁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引起全身性生理紊乱。其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和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占粘连性肠梗阻的20%~63%,且随着手术的增加而增加,其病死率为8%~13%[1]。近年来,多层螺旋CT(muhislice spiral CT,MSCT)在确定肠梗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价值,其能更清晰、全面、直观的反应梗阻的部位、程度、性质及梗阻原因[2]。现对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25例粘连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表现总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25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全部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碘水造影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粘连性肠梗阻,其中有腹部手术史者20例,4例有闭合性腹部外伤或腹膜炎行非手术治疗史,20例腹部手术的患者中直肠癌根治术后6例,胃癌根治术3例,阑尾炎术后3例,妇科肿瘤切除术后2例,剖宫产术后2例,宫外孕术后1例,脐尿管未闭术后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例,胆道术后1例;该组患者全身情况较好,无严重合并症。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25~75岁,平均(42.1±7.3)岁。所有病例本次CT检查距本次急性发作的时间为0.5~24d,平均4.6d。临床均有腹胀、呕吐和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伴或不伴恶心、呕吐等症状。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听诊肠鸣音亢进,叩诊鼓音。所有病例均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及开腹肠粘连松解术。

    1.2多层螺旋CT检查
, 百拇医药
    为更好的判断梗阻的部位和程度,CT检查时机最好选择在胃肠减压之前进行。该组患者检查前4h,每小时常规口服或经胃肠引流管注入碘水76%泛影葡胺60~200mL(用量依患眷耐受能力而定),碘水灌肠60%泛影葡胺200~300mL,口服造影剂有助于确定十二指肠及空肠近端的位置及鉴别腹腔脓肿与肠腔积液。其中4例为显示结肠除口服碘水外,还在扫描前30min内行碘水灌肠。造影结束后,患者仰卧位,采用CT腹部平扫,采用SIEMENS SOMATOM六排螺旋CT机,扫描范围上包膈定,下至坐骨结节。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v,管电流230~260MA,平扫及增强扫描均采用层厚1.6mm×1.5mm,螺旋机器自动匹配,间隔10~15mm扫描,必要时在梗阻部位用3~5mm薄层扫描,螺距0.9,重建层厚2.0mm,重建层距1.0mm。

    1.3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将原始图像传送到后处理工作站后打开,常规对原始图像行横状、冠状位或任意方位的多平面重组(muhiplanar reformation,MPR),寻找梗阻点,重点观察梗阻移行带,进行分析判断。由两位从事腹部影像诊断的专家盲法诊断,即各自独立观察CT图像。(1)观察有无肠梗阻及梗阻部位。(2)观察是否癌性粘连或非癌性粘连的CT征象,尤其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如:肠系膜水肿、肠壁增厚、靶征、鸟嘴征、漩涡征、肠液密度增高、腹腔积液及肠壁间积气和门静脉积气,最后以手术探查及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术前CT判断的准确性。
, 百拇医药
    2结果

    2.1梗阻的诊断及梗阻部位

    该组25例患者均存在肠梗阻,判断依据主要为梗阻上方肠管扩张(横径≥3cm)伴气液平面。手术证实单发性梗阻20例,多发性梗阻5例,其中3例为2处梗阻,2例为3处梗阻。CT对全部单发梗阻均准确确定了梗阻部位,5例多发性梗阻中有2例诊断正确,另3例因位于肠管转角处CT未能明确,总准确率为88.0%(22/25)。

    2.2非癌性、癌性粘连及绞窄性肠梗阻

    2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CT诊断16例为非癌性粘连,表现为梗阻近端肠管扩张,移行带光滑,移行处肠管塌陷或锯齿鸟嘴状,未见明确器质性病变,且均经手术证实。9例经手术证实的癌性粘连中5例CT发现清楚梗阻移行处或周围网膜,肠管表面、大网膜及系膜弥漫粟粒状结节,2例提示癌灶复发或淋巴结转移。采用CT诊断的总准确率为92.0%(23/35)。
, 百拇医药
    3讨论

    肠扭转所致的闭袢性肠梗阻的CT表现与闭袢肠管的长度、扩张程度以及CT切面的相对位置有关。其CT征象有:(1)肠梗阻征象;(2)“U”型或“C”型肠袢;(3)肠系膜血管向梗阻点集中;(4)梗阻点出现旋涡征、鸟嘴征或2个相邻萎陷肠袢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5)闭袢肠管完全或几乎完全被液体充填而其近端扩张肠曲常含有大量气体;(6)肠系膜肿胀充血。Lassandro等报道,肠扭转CT 表现的发生率依次为:肠袢扩张95.5%,肠壁增厚78.8%,鸟嘴征69.7%,肠系膜的改变66.7%,肠腔外的积液54.5%,旋涡征13.5%。Brennan等报道CT诊断肠扭转的准确率较高。粘连性肠梗阻多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炎症、出血后形成的肠粘连或(和)腹腔粘连带所致,约有10%~25%可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且如发生肠坏死,死亡率可增高[3]。目前X平片和碘水造影广泛用于肠梗阻的影像学检查,不能直接显示肠壁及肠管外情况,不能准确了解梗阻的部位,梗阻的原因及梗阻的性质。但多层螺旋CT在显示梗阻的部位,肠壁及肠外结构方面的优势较大。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层螺旋CT碘水造影诊断肠梗阻,梗阻部位的准确率为88.0%,梗阻性质的准确率为92.0%,其中非癌性肠梗阻表现为梗阻近端肠管扩张,移行带光滑,移行处肠管塌陷或锯齿鸟嘴状的典型特征。多层螺旋CT可较为全面地评价粘连性肠梗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龙学颖,李宜雄,曹觉,等.粘连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4):375~378.

    [2]宣家文,翟建,俞咏梅,等.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闭袢性小肠梗阻肠壁缺血判断的实验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1):108~112.

    [3]吴平,谢雪芬,刘向东,等.螺旋CT平扫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8):814~816.

    【收稿日期】 2011-06-18, 百拇医药(张青松)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