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26
编号:13755478
关于心尖球形综合征的临床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25日 《中外医疗》 20126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尖球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我院心内科2002年至2010年因胸痛或呼吸困难行冠脉造影检查共635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确诊11例ABS以后进行随访。结果 确诊11例ABS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渐消失,抬高的ST段已回到等电位线,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及C-反应蛋白均恢复正常,无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随访6个月~1年11例患者无胸痛及呼吸困难再发,未发生心衰及心源性死亡。结论 ABS的临床表现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有明显应激因素,需正确诊断及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 心尖球形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2(c)-0059-02

    所谓心尖球形综合征是由日本学者Hikan Sato等[1]于1991年首先报道的,临床特点胸痛、心电图ST段抬高、T波深倒置、心肌酶学升高,左室造影类似于扑捉章鱼的鱼篓,故命名为Tako-tsubo心肌病。近年来Tako-tsubo心肌病的报道逐渐增多,并受到普遍的关注,又被命名为左心室心尖球形综合征(leftventricular apicalballooning syndrome,LVABS)、破碎心脏综合征(bro-ken heart syndrome)、应激性心肌病( tress induced cardiomyopathy),2006年Mayo临床中心的Elesber等首次称之为心尖球形综合征(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ABS),同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关于心脏病定义和分类的科学声明中,将其以“Tako-tsubo心肌病”列入未分类心肌病中[2],而在2008年1月份,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关于心肌病分类的最新声明,将其以“Tako-tsubo心肌病”列入未分类心肌病中,目前国内外以心尖球形综合征(ABS)及Tako-tsubo心肌病的命名最多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