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眼外肌病 > 斜视
编号:13746042
眼科手术后斜视和复视的临床相关处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5日 《中外医疗》 201225
     [摘要] 目的 探讨斜视和复视在眼科手术后发生的相关特点及处理结果。方法 选择该院2006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手术后斜视和复视的患者8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在术后2~28 d均有程度不等的眼球运动障碍和偏斜发生。白内障摘除术为31.7%的发生率;视网膜脱离术为37.6%的发生率;眼眶手术为13.9%的发生率;抗青光眼术后有10.3%的发生率,外眼和眼表发生率占6.5%。患者均伴有复视症状。术后复视消失32例,改善51例,无效2例。正眼位55例,改善29例,无效1例。患者术后复视和斜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视及创利税无效的患者采用三棱镜治疗显示,患者复视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术前医师需对患者眼球运动情况和眼位充分了解,做好术前准备,掌握娴熟的操作技术,轻柔、细致开展手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眼科手术;斜视;复视;处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9(a)-0090-02
, 百拇医药
    目前,受眼科疾病病因繁杂及选择的手术方法存在差异的影响。斜视和复试在实施手术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也有所不同。继发性斜视在眼科手术后有一定的发生机率,为临床制定诊断和治疗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控带来了一定难度。选择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该研究就本院2006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手术后斜视和复视的患者8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85例,男45例,女40例,年龄15~84岁,平均(56.8±5.5)岁。左眼46例,右眼39例。患者术前均无复视史和斜视史。手术方式:白内障手术26例,视网膜剥离术33例,青光眼术10例子,眼眶异物伤5例,翼状胬肉手术5例,眼球后部破裂伤5例,上睑下垂1例。

    1.2 方法
, 百拇医药
    对所有患者的矫正视力、裸眼视力、眼底情况行常规详细检查。术眼斜视度数应用交替遮盖法及三棱镜法测定。对患者双眼或单眼的运动情况行观察并记录。对复视象行认真分析,就术眼9个眼位在同视机的斜视度数进行检查,患者中部分实施被动牵拉和主动收缩试验。行0.3~2年的随访。患者为>6个月的斜视持续时间时采取斜视矫正的手术进行治疗,并对眼部组织的具体情况行密切观察。

    1.3 疗效评定

    消失:阅读位和斜视术后第一眼位无复视情况发生。改善:术后有小量水平或垂直复视残留,或复视虽消失,但双眼视物效果仍不如单眼清晰;无效:复视无改善。

    1.4 统计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 http://www.100md.com
    2.1 眼球情况

    患者在术后2~28 d均有程度不等的眼球运动障碍和偏斜发生。白内障摘除术为31.7%的发生率;视网膜脱离术为37.6%的发生率;眼眶手术为13.9%的发生率;抗青光眼术后有10.3%的发生率,外眼和眼表发生率占6.5%。患者均伴有复视症状。

    2.2 治疗效果

    术后复视消失32例,改善51例,无效2例。正眼位55例,改善29例,无效1例。患者术后复视和斜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视及斜视无效的患者采用三棱镜治疗显示,患者复视症状明显改善。见表1。

    表1 术后斜视和复视恢复情况分析[n(%)]

    3 讨论

    该研究中实施手术的眼科疾病虽有不同的病理机制,且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综合分析后发现,造成继发性斜视发生的因素具体包括:①眼肌发生损伤性运动障碍:眼肌在眼科手术中有较多的引起损伤发生的因素,如术中给予麻醉药物在球周或球后应用,除对眼肌及其所有支配性的神经存在直接损伤作用,且药物的局部应用可导致肌毒性反应发生;另外,术中对眼肌行缝线操作时可能使肌肉造成损伤,眼肌在过度的长时间牵拉状态下也会发生损伤。同时,行视网膜脱离手术操作中,开展大范围的冷冻处理,对肌肉、神经造成损伤,引起肌肉坏死或变性[2]。② 眼肌发生限制性运动障碍:除眼肌在手术中可引起直接损伤外,其支配神经也有一定的损伤情况发生,且易导致眼眶瘢痕性收缩,粘连形成,多由血管性疾病导致。另外,因外伤、肿瘤、眼科手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均为产生异常牵制力,对眼球的转动进行限制。因视网膜脱离手术和眼眶手术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故术后发生限制性斜视的机率较高[3]。其中血管性疾病、感染、炎症引发的斜视临床治疗预后较为理想。③眼肌压迫性运动障碍:以眼球向巩膜外加压方向偏斜为主要表现,向反方向的伸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巩膜外加压物的位置与斜视的发生存在相关性,患者有巩膜外加压物在直肌下放置的患者眼位在术后易发生异常,与放射状巩膜外加压物比较,环形巩膜外加压物更易造成眼肌运动障碍的发生。
, 百拇医药
    眼科手术后继发斜视和复视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要求临床医师对眼科解剖结构娴熟掌握,应用科学的方式,对斜视和复视行有效避免和预防[4]。需在手术中轻柔操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损伤的发生率。需对位准确的对眼外肌断端进行缝合,呈适当的缝扎松紧度。巩膜外冷凝的位置在视网膜脱脑手术需尽量避开直肌及周围,避免应用较大体积的填充物于眼外肌止痛放置。对粘连的组织进行分离,并对限制因素行松解操作,可降低斜视和复视的发生率[5]。斜视和复视症状为轻度时,可自行缓解,故在行视网膜脱离手术4个月后,患者仍持续斜视者需行斜视手术。手术以对双眼的单视功能重建为目的,使不可逆的复视得以改善,并使外观消除,对眼位进行矫正。术后患者眼球运动虽部分存在轻度受限,但无明显第一眼位的复视干预,可结合屈光度进行矫正,对小度数斜视残留的患者,可应用三棱镜治疗。

    综上所述,术前医师需对患者眼球运动情况和眼位充分了解,做好术前准备,常握娴熟的操作技术,轻柔、细致开展手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吴夕,黎晓新.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斜视特征与手术疗效[J].中华眼科杂志,2000(6):55-57.

    [2] Rainin EA,Carlson BM.Postoperative diplopya and ptosis: a clinical hypothesis based on the myotoxicity of local anesthetics[J].Arch Ophthalmol,1985,103:1377-1339.

    [3] 夏群,黄志,申德昂,等.眼科手术后斜视和复视的临床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3,12(39):727-730.

    [4] Capo H,Roth E,Johnson T,et al. Vertical strabismus after cataract surgery[J].Ophthalmology,1996,103:918-921.

    [5] 林东晓,陈钢锋,张海滨,等.因双眼复视首诊的老年人获得性非共同性斜视病因分析―附122例报告[J].新医学,2009,40(7):202-206.

    (收稿日期:2012-06-11), http://www.100md.com(李用真)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眼外肌病 > 斜视